乌镇有句谚语:“三月三,庙门开,四面八方香客来。”乌镇香市源于盛唐时期,亦称“乌镇烧香市”。它与杭州昭庆寺、苏州寒山寺并称江南“三大烧香市”。此时正值江南农村饲养春蚕和农忙前夕。
我们都知道杭嘉湖盛产丝绸,养蚕是这一带农民的主要产业,乌镇地处杭嘉湖的腹地,蚕业更占很大比重,随之跟着的关于蚕花的习俗也多种多样。
1、赞蚕花每年春季养蚕前夕,常有一些民间艺人背着竹篓,
篓里放着一条无毒黄蟒蛇,来到蚕农家门口,口中唱道:“青龙到,蚕花好,去年来了到今朝,看看黄蟒龙蛇到,蚕花廿四分稳牢牢。”一边唱一边将黄蟒蛇捉出来放到蚕农家堂屋里,任其游走,唱毕再捉回篓中。蚕农则以丝绵或米相谢。此即“ 赞蚕花”,可致蚕花获得好收成。
2、蚕瓦绵兜旧时蚕农家中生了小孩,有用蚕花绵兜给小孩翻制棉衣的习俗。蚕花绵兜,即老人死后,晚辈往往要用几只绵兜,由夫妻二人扯松后一层层覆盖在死者身上,最后留下的一二层绵兜。蚕花绵兜就是特指这种绵兜。传说小孩穿了用蚕花绵兜翻制的棉衣,可无病无灾。
3、望山头当蚕宝宝经过四眠,开始爬上草龙结茧子时( 蚕农称之为“上山”),新近嫁出过女儿的蚕农家都要准备猪肉、黄鱼、软糕、枇杷等礼品去女儿家探望蚕宝宝上山的情形,俗称“望山头”。
4、轧蚕花每年清明时节,蚕乡都要举行迎蚕花庙会。在这些迎蚕花会上,蚕娘们佩戴用纸或绢做的蚕花, 在庙会上走走轧轧,祈求带回蚕花喜气,这就叫轧蚕花。轧蚕花时,青年男女有些碰撞是允许的,现在,有些青年借此寻找意中人,这“轧”的含义就扩大了些。 轧蚕花以含山蚕花节最为热闹盛大,因为含山上有蚕花娘娘届时光临。这时不仅满山红男绿女,蚕花遍野,河上还有高竿船和龙舟竞赛等表演节目。
养蚕注意事项:1、禁止不吉利语言:在养蚕期间,很多语言必须改变说法。如“四眠”要叫“大眠”,四与死同音。“葱”改叫“香头”,怕蚕宝宝被“冲”掉。“酱”要说“咸酸”,怕蚕宝宝得“僵”病。“笋”也得改叶“萝卜”,怕蚕宝宝被“损”了。
2、禁止搭空头棚:蚕四眠后上山棚结茧。这山棚一定要等到蚕成熟后再搭,如果蚕尚未成熟就搭,称搭空头棚,不吉利。搭山棚时禁止赤膊。
3、禁止生人进入蚕房:主要是怕生人带来晦气,影响蚕的生长。有的会在大门上贴上写有“蚕月免进”的纸条,或在门口放一根捆有桃枝的扁担,以示警。
4、禁止油、烟、噪声:蚕房绝对保持安静和干净。
¥2480元起
¥2580元起
¥1950元起
¥1680元起
¥2450元起
¥1200元起
¥1780元起
¥2180元起
¥1850元起
¥108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