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青国际旅行社!
关于中青旅24小时服务热线:0371-88881500

解读周口、驻马店

河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 发布时间:10-20 浏览:
—— 解读周口、驻马店——

   面积和区划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北靠开封、商丘两市,东邻安徽省亳州、阜阳两市,南接驻马店市,西部与许昌、漯河两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千米,下辖1区1 市8县。
 
  1个市辖区:川汇区。
 
  1个县级市:项城。
 
  8个县:淮阳、鹿邑、扶沟、沈丘、太康、郸城、西华、商水。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北接平顶山、漯河和周口三市,东邻安徽省阜阳市,南部与西部分别与信阳市和南阳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4974平方千米,辖1区9县。
 
  1个市辖区:驿城区。
 
  9个县:西平,遂平、上蔡、汝南、平舆、确山、正阳、泌阳、新蔡。
 
  人口和民族
 
  截至2010年末,周口市全市常住总人口895.32万,驻马店市全市常住总人口723.07 万。
 
  周口市以汉族人口为主,另有回、满、蒙古等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居河南省第二位,其中回族人口15.8万,居河南省第一位。
 
  周口市是华夏姓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起源于周口以及历史郡望(袁氏、应氏、谢氏等)在周口的姓氏达130多个。
 
  驻马店市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人口相对较多。驻马店是中华民族姓氏文化发源地之一,为周氏、蔡氏、金氏、江氏等家族的发祥地。
 
  地理
 
  地形
 
  周口市位于豫东平原,属黄淮平原的一部分,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周口境内整体地貌平坦,但岭岗和洼地微地貌广泛发育,改变了平原地貌的单一形态。市内以沙颍河为界,以北为黄河;中积平缓平原区,以南为淮河及其支流冲积湖积平原区。岭岗多分布在沙颍河以北,川汇区至太康一线以西。坡洼地分布较广,主要在沙颍河以北地区。
 
  周口属于淮河流域,有沙颍河、涡河、西肥河、汝河四大扇形水系。其中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
 
  驻马店市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主要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山地包括豫南桐柏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山地面积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西部为浅山丘陵,东部为广阔平原。
 
  驻马店境内分属淮河和长江水系,河流分东西两个流向,向东流者属淮河的支流,向西流者为长江的支流。两者均发源于西部山区的山谷地带。从北到南,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洪河、汝河和溱头河。
 
  气候
 
  周口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降水不均。总体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春秋温暖季节短,春夏之交多风。总体来说,四季均适宜出行。
 
  驻马店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交汇过渡的气候类型,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是国家和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素有“天下粮仓”、“中州油库”和“芝麻王国”之称。四季分明的气候类型全年均适合前往旅行。
 
  历史
 
  周口历史大事记
 
  淮阳古称宛丘,传说上古时代伏羲创造先天八卦便发生于此地,今有太昊陵。
 
  周口古为陈国国都;战国末期,曾作过楚的国都。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在陈郡(今淮阳县)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
 
  明朝初年,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开始发展,最初的集镇也逐渐由沙河北岸扩展到南岸。为了满足两岸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周姓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了第一个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后简称“周口”。
 
  明代万历年间,贾鲁河河道疏浚完成,于是周家口成为南接江淮,北通山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商业贸易繁荣。
 
  清康熙九年(1670年),陈州管粮州判移设周家口,自此周家口成为市镇,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至清朝中期,与朱仙镇(今属开封县)、道口镇(今属安阳市滑县)、赊旗镇(今南阳市社旗县城)并称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黄河在中牟决口,致使贾鲁河淤积,贾鲁河北上开封的航道被阻,自此再未恢复。周家口镇的商业开始走向萧条。
 
  清咸丰同治年间,捻军(太平天国北方起义军)战乱波及周家口,镇内的许多庙宇建筑均被破坏殆尽。
 
  1901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周口以西邻近的漯河因地处铁路沿线而吸引了大量商民,周口的繁华也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正值汛期的黄河改道,顺贾鲁河颍河而下。周口一带成为黄泛重灾区,受水灾长达9年之久。
 
  驻马店历史大事记
 
  远古时期
 
  在距今约4500年的杨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地面式房基、儿童瓮棺、窖穴、精致的石器和各种各样的陶器,说明这里已有房屋和村庄,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制陶制石的手工业也比较发达。
 
  中国古代
 
  周灭商后,周武王分封诸侯,分其兄度据蔡。这里有蔡(今上蔡县)、吕(今新蔡县)、沈(今平舆县及汝南县东部,正阳县北部),江(今正阳县及确山县南部)、道(今确山县北部、汝南县西部和驿城区)、房(今遂平县)、柏(今西平县)、中(今泌阳县)等小封国。
 
  战国时期,南边的楚国吞并众多小封国,这一带成为战国七雄相互攻伐的主战场之一,秦楚两国在这里都上演过大战。
 
  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公元前209年爆发了汝南人陈胜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军攻占陈县(今周口淮阳县)后,建立“张楚”政权后陈胜被叛徒杀害,但秦王朝终于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覆灭。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汝南邢,郡治汝阳(治所在今平舆县西北射桥乡古城村)。汉武帝时期,兴修了跨今平舆、汝南,正阳、新蔡、息县5县的鸿隙陂,汉元帝时在今泌阳县修了马仁陂,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汝南郡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两汉时期,汝南郡的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出现了繁荣景象。
 
  元末,中原战争不断,时称汝宁府的汝南地区人口锐减,经济萧条,满目荒凉。明初,朱元璋下令把太湖流域和山西无地农民迁至豫南。汝宁府各县接收大批移民,大片荒地被开垦起来种上庄稼,经济逐渐恢复。
 
  近现代
 
  鸦片战争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851年平舆一带爆发白莲教起义;1853年太平军北伐进入汝宁地区;1860年以平舆为中心爆发了陈大喜领导的捻军大起义;1900年为响应义和团的反帝斗争,确山、泌阳、遂平等地掀起了反洋教斗争,反抗帝国主义的宗教侵略。
 
  辛亥革命前夕,1906年西平一带爆发了苗金声领导的“仁义会”起义。新蔡籍同盟会员刘积学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新蔡一时成为豫南民主革命的中心之一。同年5月15日至17日,北伐军与奉系军阀在上蔡、西平展开激战,北伐军取得重大胜利;从此,北洋政府在河南的统治宣告终结。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驻马店是新旧军阀相互攻伐的战场。1927年,由确山人杨靖宇等领导的刘店秋收起义揭开了河南土地革命的序幕。此后汝确边第二次农民暴动、汝南水屯起义、正阳白沟庙等十多起武装暴动先后爆发,为鄂豫皖苏区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7年7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正阳雷岗、王庄一带、与国民党军队决战,强渡汝河,挺进大别山,拉开了全国战略反攻的序幕。
 
  链接  驻马店名字的由来
 
  驻马店地处中国中央地带,是一座在驿站根底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这里是古代官员中途休憩和换马的中央地带,是差役传送公牍、书信的落脚地。唐玄宗时期,朝廷给杨贵妃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北方,驻马店也是必经之地和要道,当时的骑士都在此换马后再去前行。
 
  于是,这个由驿站逐步发展起来的地方就有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驻马店。
 
  诸侯封国和姓氏起源
 
  今天的周口一带早在夏商时期,就是陈、项、沈、顿、蔡的封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周口现在所辖的8县1市,大部分是古陈国地。陈是黄帝时代较大的原始部落之一,陈部落跟随黄帝部落四处征战,统一了黄河流域。陈部落也随着黄帝族东迁于中原肥沃的平原,最后落脚于东夷族属的太昊部落旧地宛丘(今淮阳)。夏商时期,陈部落一直在豫东一带活动,也曾建立小的国家,分别臣属于夏、商。商代晚期,周武王灭商前夕,派大军攻取商纣王的两个属国——靡、陈。周武王的军队集中于陈,打败商纣王的属国军队,夺取了陈地,切断了商朝同淮河流域赢、偃姓诸国的援军,为灭商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于妫姓陈国的建立,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商汤封虞遂于陈,一种说是虞思之后遏父之子妫满,《史记》、《左传》均主此说。妫满即陈胡公,是西周所封陈国的第一代国王。正因陈胡公封于陈,与原来的陈部落关系密切,故也自认为是黄帝之后。今陈胡公墓在淮阳县柳湖旁,有铁锢之,俗称铁墓。着名的太昊陵位于宛丘城西北。墓临蔡水,唐太宗颁诏“禁民刍牧”,宋太祖诏立陵庙。直到今天,祭祖活动不断。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聃季)被封于沈(今驻马店市平舆北),今周口辖下商水县属其管辖范围。前506年,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商水县西部由沈国改为蔡国管辖。后来,楚国在沈地置沈县,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于此地其后裔也为沈氏。这里也便是沈氏先祖所在地。
 
  在今周口项城市一带(一说在沈丘槐店一带)为项国所在地。前643年,来自东方的鲁国在淮与齐、宋,陈、卫等国会盟后,派军队灭掉项国。项远鲁国近楚国,鲁虽灭之却鞭长莫及,项地遂并入楚国。项灭国后,项的贵族和一些国民便以国为姓,是为项姓的起源,历史上着名的项梁、项羽都是这个项氏的后世子孙。
 
  最后说说另外一个历经坎坷的小国一一顿国。顿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周王朝在淮水中上游地区分封的姬姓国之一。从西周、春秋时期起,古顿国就在今周口市商水、项城一带建都。西周末年,王室衰微,顿国作为国卑势弱的小国,面对众多大诸侯国的强势,自己惶惶不可终日。顿国曾先后依附于陈国和楚国,前496年,楚灭顿。此后,顿国的贵族便以国为姓,这便是顿姓的发源。
 
  李愬雪夜袭蔡州,奇兵制胜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个伟大的帝国开始由盛转衰,从此进入一个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的乱世。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严重。朝廷曾经和藩镇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战争。蔡州地处淮西,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代理蔡州刺史吴元济自领军务,派兵四出焚掠,危及唐朝东都洛阳。元和十一年(816年),名将李晟之子太子詹事李愬自请讨淮西,一向有志于削平藩镇的唐宪宗以严缓为蔡、申、光招抚使,决定对淮西用兵,讨伐吴元济。
 
  次年五月,唐宪宗欲集中兵力平定淮西。在各路唐军的夹击下,郾城(今漯河)举城降唐。吴元济得知后十分恐慌,将亲兵及蔡州守军全部调往北线,以增援董重质防守的洄曲(今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淮西军的主力和精锐都被吸引到了北线,这就为西路唐军奇袭蔡州创造了条件。
 
  这一年六月,吴元济见部下多降唐,兵势不振,上表请罪,声称愿束身归朝。宪宗派中使赐诏,允许免其死罪。但吴被其左右及大将董重质所挟制,无法归朝。七月,唐宪宗遂任命主战最力的当朝宰相裴度兼领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慰招讨使,赴前线督战。这时候,李愬准备展开一次奇袭战略,开始展露了他的军事才能。
 
  李愬抵达唐州(今泌阳)后,采取了种种措施和行动。他亲自慰问将士、稳定军心、故作懈惰,麻痹敌军。但暗中李想上表奏请朝廷,调来昭义、河中、郦坊士卒步骑2000人;设县安置淮西百姓5000余户,以得民心,招抚降将再次重用,为奇袭蔡州奠定了基础。
 
  十月初十,李愬利用风雪交加,敌军放松警戒,利于奇袭的天气,命史昱留镇文城,命李佑等率训练有素的敢死队3000人为前锋,自己与监军将3000人为中军,命李进城率3000人殿后。军队的行动十分秘密,除个别将领外,全军上下均不知行军的目的地和部队的任务。此时夜深天寒,风雪大作,唐军强行军35千米,终于抵达蔡州。.
 
  四更天时,李愬军到达蔡州城下,守城者没有发觉。李佑、李忠义在城墙上掘土为坎,身先士卒,登上外城城头,杀死熟睡中的守门士卒,只留下巡夜者,让他们照常击柝报更,以免惊动敌人。李佑等既已得手,打开城门,迎纳大唐军。接着,又依法袭取内城。鸡鸣时分,雪渐止,李想进至吴元济外宅。吴元济在部下唤醒起床后,才知道唐军真的攻了进来。他急忙率左右登牙城抗拒。
 
  李想入城后,一面派人进攻牙城,一面厚抚董重质的家属,遣其子前往招降。董重质单骑至李想军前投降,吴元济丧失了洄曲守军回援的希望,他也知道大势已去。十二日,唐军再次攻打牙城,蔡州百姓争先恐后地负柴草助唐军焚烧牙城南门。黄昏时分,城门被破坏,吴元济只得投降。申、光二州及诸镇兵2万余人亦相继降唐,淮西遂平。
 
  淮西平定后,各藩镇恐惧不安,先后上表朝廷归顺。藩镇割据的局面因之暂告结束,唐朝又恢复了统一口而这一切成就,李愬居功至伟。
 
  李愬袭击蔡州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示弱骄敌,使吴元济恃胜不备,因而出其不意乘虚而入外,天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也集中体现了用兵之道。晚清重臣、军事家曾国藩把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的唐朝“裴度李愬平蔡之役”选人《经史百家杂钞》后,“李想雪夜入蔡州”的故事开始广为流传

上一篇:解读许昌、漯河
下一篇:澳大利亚出境常识
相关河南线路推荐jrs直播nba乐吧雷速体育很卡jrs游戏直播
  • 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神州牡丹园一日游
    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神州牡丹园一日满意度 100%

    ¥338元起

  • 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神州牡丹一日游
    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神州牡丹一日游满意度 100%

    ¥288元起

  • 智慧拓展夏令营六日游
    智慧拓展夏令营六日游满意度 100%

    ¥1180元起

  • 圆梦国防夏令营七日
    圆梦国防夏令营七日满意度 100%

    ¥1180元起

  • 养子沟、蝴蝶谷二日游
    养子沟、蝴蝶谷二日游满意度 100%

    ¥265元起

  • 伏牛山滑雪二日游(纯玩游)
    伏牛山滑雪二日游(纯玩游)满意度 100%

    ¥388元起

  • 尧山大峡谷漂流一日游
    尧山大峡谷漂流一日游满意度 100%

    ¥205元起

  • 开封一日游
    开封一日游满意度 100%

    ¥238元起

  • 嵩山滑雪+卢崖瀑布一日游
    嵩山滑雪+卢崖瀑布一日游满意度 100%

    ¥175元起

  • 碾盘山漂流、画眉谷两日游
    碾盘山漂流、画眉谷两日游满意度 100%

    ¥285元起

轻装出游众口可调中青特权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