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区划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北靠驻马店市,东邻
安徽省阜阳、六安两市,南接
湖北省黄冈、孝感两市,西部与南阳市以及
湖北省随州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8819平方千米,下辖2区8县。
2个市辖区:浉河区、平桥区。
8个县:潢川、淮滨、息县、新县、商城、罗山、光山、固始。
人口和民族
截至2010年末,信阳市全市常住总人口610.87万。
信阳市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相对较多,市内分布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也大都是回族聚居村,主要分布在固始、商城以及潢川三县。
地理
地形
信阳市位于广义上的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秦岭一淮河),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
信阳地势南高北低,岗川相间。西部和南部由桐柏山、大别山构成的豫南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7.1%。两山首尾相接,连成一体,蜿蜒于豫鄂边界,是江淮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北部是平原和洼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4.6%,其中洼地主要分布在淮河两岸。
由于受淮南水系的强烈切割和冲淀,低山区形成岗谷相间的丘陵。这一地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酷似江南风光。信阳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信阳地处淮河上游,淮河在河南省境内流经的区域大多在信阳境内。
气候
信阳地跨淮河,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上,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这种过渡气候造成淮河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淮南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鱼跃,犹如江南风光;淮北平原舒展,一望无垠。盛产小麦、杂粮、棉花,北国情调浓厚。故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称。
信阳四季分明,春季天气多变,阴雨连绵;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明显,降水量多,经常暴雨,信阳市境内的鸡公山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秋季凉爽,天气多晴;冬季气候干冷,降水量少,寒冷期短。
云中公园——鸡公山
鸡公山是大别山的支脉,巍峨耸立在豫鄂两省的交界处,素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之誉。主峰鸡公头又名报晓峰,海拔784米。它像一只引颈高啼的雄鸡,凝视远方,鸡公山亦因此而得名。
鸡公山,常见云腾雾绕,享有“云中公园”之美称。夏天,气候凉爽,平均气温为24℃,海拔不高,但位置独特,有高山气候,却无高山反应,特别适宜疗养避暑,与
庐山、莫干山、
北戴河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鸡公山早在1400年前的北魏时期就有文字记载。鸡公山以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春秋吴国名将孙武、伍子胥,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南宋抗金英雄岳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朝着名医学家李时珍,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众多历史名人均在鸡公山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及传奇故事,这些都给鸡公山增添了许多动人的色彩。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外交官和传教士以及国内的军阀巨贾,曾来此兴建了300幢风韵殊异的度假别墅和园林。这些多民族、多国别的建筑群落,依山作势,交相辉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鸡公山作为供人们避暑游览的风景区,始于20世纪初,兴盛于二三十年代,建设发展历史逾百年。1982年鸡公山被列入全国首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植被过渡类型及珍稀野生动植物。
佛光、云海、雾凇、雨凇、霞光、异国花草、无日不风、青分楚豫被称为鸡公山的八大自然景观。奇峰怪石、泉溪瀑布、珍花异草、山村田园,鸡公山,一切都是那么美。
历史
历史大事记
信阳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8000多年前,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从东到西分布有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多处。
西周时期,信阳分别是弦、黄、蒋、息、蓼、番、申等诸侯国的国都、封地,战国时期曾为楚国的别都(遗址在今信阳平桥区)。
盛唐时期,义阳(今信阳)是唐朝廷重要的粮食、兵源和财源基地,北宋初年改称信阳州,该地名一直延用至今。
宋金时期,南宋与金朝在此展开拉锯战,信阳成为南宋军民抗金前线。岳飞领导的岳家军常在此一带区域活动,大小战役不断。明清时期,信阳的经济、文化已经相当优越,粮食充裕、商业繁荣、名士荟萃,且人文底蕴浓厚,进士、举子辈出。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的何景明便是其代表。
1929年5月6日,商城起义,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地区领导的三大起义之一,创建了当时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一一鄂豫皖根据地。
1947年6月,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纵队,从鲁西地区、豫南信阳一带挺进大别山,揭开全国性大进攻的序幕。
红军摇篮,红色信阳
信阳,南以大别山作为护城墙,北以淮河作为护城河,这座位于豫南独特地理位置的城市在中国红色革命史上有着光辉的地位。
鄂豫皖3省交界一带都是大山,这正是革命火种得以保存的好地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掀起了火热的革命情怀,创建了“红旗不倒”的大别山根据地。信阳被称作“红军摇篮”,是因为这里是多支红军的创建地。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的三大主力部队及35个军,在信阳创建和战斗过的就有红十一军、红一军、红四军、红十五军、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红二十九军等10个。
1927年秋,吴焕先等率领黄安、麻城两县农民发动了着名的“黄麻起义”,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阳为此次起义的重要策源地。1929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商城起义,创建7重要的鄂豫皖根据地。1931年5 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鄂豫皖军委在原光山县新集镇(现新县县城)成立,随后又在此成立了中共鄂豫皖省委等机构,新集遂成为鄂豫皖苏区的红色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建立了2市和26个县级革命政权,面积发展到5万平方千米,人口350万人,主力红军发展到4.5万余人,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时有“南有
井冈山,北有大别山”之称。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工农红军被迫长征。其中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月从信阳的罗山县何家冲出发,最早到达陕北,为陕北的红军会师奠定了重要基础。当时这个部队平均年龄只有18岁,到达陕北,部队人员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增加了2000 多人。毛泽东盛赞红二十五军长征是“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1947年5月,中共中央做出实行战略反攻的重大战略决策,并选择大别山区作为战略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8 月27日,刘邓大军主力越过淮河,胜利进入信阳大别山区,从此真正实现了中国解放战争史上的由防御转为进攻。
30年间,信阳培育了许许多多战功卓着的开国将领。着名的有许世友、郑维山等人。毛泽东曾经说过,“北有郑维山,南有许世友”。在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信阳有30 多万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特别是新县,当时牺牲了全县一半人口以上,可以说是“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信阳民众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从两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信阳所在的大别山一带成为红军的大后方以及战斗堡垒,30年红旗不倒。
战争的硝烟早已过去,如今的信阳已发展成为一座美丽的宜居之城,城市的红色jrs直播nba乐吧_雷速体育很卡_jrs游戏直播也愈发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据统计,目前信阳市有经各级政府批准建立的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178处,其中包括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首府路和航空路革命旧址,将军故里,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罗山县铁铺乡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这6处国家级红色jrs直播nba乐吧_雷速体育很卡_jrs游戏直播经典景区。
从信阳唱响全国的红歌
信阳是红军故里,从这里唱响的红歌今天听起来依旧是那么亲切和给力,其中最有名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八月桂花遍地开》这两首红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该曲的词作者为信阳人程坦。他当时看到红军总政治部印发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布告》后,立即就根据布告内容编写了《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歌词,然后把土地革命胜利的曲调搬进来,改编成一个嘹亮的军歌,成为辔年传唱全国的经典歌曲。
《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就是由信阳的一个民间小调改编而来的。当时信阳商城的一个民间艺术爱好者王霁初收集了许多民间小调,他把其中的《八段锦》小调改编成这首歌,并且带进了中国工农红军。后来,王霁初在一场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20来岁。这首歌直到今天仍是传唱度很高的一首红歌。
上一篇:
解读商丘下一篇:
解读许昌、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