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青国际旅行社!
关于中青旅24小时服务热线:0371-88881500

解读平顶山

河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 发布时间:10-16 浏览:
—— 解读平顶山——

   面积和区划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中原地区新兴工业城市,北靠郑州市、东北接许昌市,东为漯河、东南为驻马店市,南部与西部分别与南阳、洛阳市接壤。全市总面积7882平方千米,市区建成面积80平方千米。全市辖4区2市4县。
 
  4个市辖区: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
 
  2个县级市:汝州、舞钢。
 
  4个县:宝丰、郏县、鲁山、叶县。
 
  人口和民族
 
  截至2010年末,平顶山市全市常住总人口490.44万。
 
  平顶山市主要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为回族、满族和蒙古族3个民族,这3个民族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5%以上。其中,回族和满族主要分布在叶县,蒙古族多分布在叶县和湛河区,其中湛河区北渡乡荆山村聚居人口最多,此地也是平顶山市蒙古族的历史发源地。
 
  地理
 
  地形
 
  平顶山市因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
 
  平顶山市处于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以山地为主,位于鲁山县西部边界的尧山,海拔2153.1米,为平顶山市境内最高峰。东部以平原为主,在低山和平原之间,分布着高低起伏的丘陵。
 
  从北往南看,平顶山市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大体为三列山地夹两组河谷平原。北部是箕山,中部是外方山的东段及平顶山市区以北的落凫山等低山,南部则是伏牛山东段及其余脉。北部夹北汝河冲积平原,南部夹沙河、澧河等冲积平原。平顶山市境内的河流均属淮河水系,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主要河流有沙河、北汝河和澧河等。
 
  气候
 
  平顶山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春季气温回升快,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集中且不稳定,年际变化大;秋季风高地燥,昼夜温差大;冬季雨雪偏少,干冷多风。夏秋季节为最佳旅行时间。
 
  历史
 
  历史大事记
 
  远古时期
 
  公元前6000-前1800年,今平顶山市境内多处有人类聚居。境内现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
 
  先秦时期
 
  西周初期,周武王将自己的第四子应叔改封于此,称应国侯,都邑溃阳(今新华区溃阳镇)。从此,应国成为姬姓的嫡系子孙诸侯国。春秋中叶,应国被南方崛起的楚国灭掉。
 
  公元前526年,大思想家孔子与楚国政治家、叶姓始祖叶公曾在古叶邑(今叶县)讨论治国理政之策,留下了“近者悦,远者来”的治国名言。
 
  汉唐时期
 
  西汉晚期,各地农民纷纷起义,新朝地皇四年(23年)三月,以绿林军为主体的刘玄军在昆阳(今叶县)大破新朝王莽40余万主力部队,这是中国最早一次以少胜多的大战,史称“昆阳之战”。
 
  建安七年(202年)刘备由新野引兵北上攻打曹操,曹操派夏侯惇领兵南下迎敌,在叶县双方相遇,还未开战,刘备就故意拔营南逃至博望,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生擒了敌将夏侯兰,史称“博望坡之战”。
 
  唐安史之乱时期,处在中原的叶县与南阳市一带成为主战场之一。
 
  宋元时期
 
  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军侵及江南,途经襄阳北归进入平顶山一带,被鲁山人牛皋率领乡亲大败。后牛皋加入岳飞岳家军,成为南宋着名抗金将领之一。
 
  元初,忽必烈的大将马秃塔儿被赠职正三品昭勇大将军。后辞官南迁,定居昆阳之北的荆山(今湛河区北渡乡荆山村),荆山逐渐形成蒙古族村落。
 
  近现代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宝丰县大刘村人白朗以“打富济贫”为口号率众起义,反对袁世凯政权,起义军历时4年,转战5省,曾发展到3万余人。起义沉重打击了豫西各地的封建势力,冲击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从1953年起,国家大规模开发平顶山煤田,平顶山矿区的建成不仅保证了中南五省的煤炭供给,更大大地缓解了当时我国煤炭紧张的局面,平顶山矿区成为我国着名的中原煤仓。
 
  1957年由叶县、宝丰县析置平顶山市,以环绕市区北面的山峰皆为平顶得名,1964年改为特区,1968年设市行政沿革至今。
 
  应国故都,千年鹰城
 
  平顶山别名鹰城,这段历史还得上溯到遥远的西周应国时期。
 
  早在夏商时期,在今山西朔州应县一带有古应国,后来古应国的子民迁至今河南平顶山地区定居。西周初期,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姬达被封为应侯,因封地属应国故地,国名仍为应(yīng)国。据《左转》史载,应国为武王弟所封,可能是武王弟先为应监,成、康时改封其子为应候。
 
  应国原为商代方国,古文献及甲骨卜辞有关于“商王步干应,应侯朝商”等记载。灭商之后,周公改封武王之子于应。应侯在两周有较显赫的地位。《逸周书,王会解》载,周初,成周洛邑建成后,应侯曾参加了“成周之会”,位列曹叔、伯舅之前。西周晚期尚有应侯簋(guǐ)等应国相关青铜器,可证应国其时尚存。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间征伐不断,应国于东周早期灭国。历史学者们根据应国地近申、曾及汉阳诸姬,而“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推测应国大概在楚武王或楚文王时亡于楚国。应国历时共350余年历史。应国以鹰为图腾,子孙以国为姓。姬达更名为应叔,字儒林,号仁寿讳韩:即应氏太始祖。古典汉语中,“应”、“鹰”通假,平顶山因此又称鹰城。应都鲨阳在明清时期,是宛洛间的交通要道,是物资贸易的中转地,是商业发达的中州名镇。应姓自周朝诞生后,历时3000多年,以鹰的性格,鹰的意志传延给子孙后代。不忘祖训,品德立身,勤俭持家,艰苦创业,一直延续到今天。应国故城位于今平顶山市西郊薛庄乡原洼阳镇,应国城址1964已没入白龟山水库西北隅。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平顶山薛庄乡北洼村一带,发现了周代应国墓地,包括数十座贵族青铜器墓,出土大批珍贵文物,这些都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历史遗存。
 
  叶公会孔子问政天下
 
  叶县旧县乡旧北村叶公陵园内第一进殿,是论政殿。叶公正面向人,手捻胡须做沉吟状,孔子在他右边侧身而坐,左手平放于膝,右手舞动,正侃侃而谈。这殿内所塑,正是叶公问政于孔子的形象。
 
  公元前493年,卫灵公去世,太子蒯聩(kuǎikuì)在晋国支持下,要返回卫国,和他的儿子卫出公争立。眼看天下大乱,孔子避祸南下,开始寻找新主顾。吸引孔子的正是他正经历的楚昭王时代,楚昭王很符合他的“仁政”主张。所以他决定去楚国见昭王,以使楚国可以成为他实施仁政思想的“试点”国家。
 
  孔子“自陈迁蔡”、“自蔡如叶”,经上蔡(今驻马店市上蔡县)抵楚国叶邑(今叶县)见叶公。叶邑是楚国镇守北方的军事重镇,叶公是楚国重臣。孔子见叶公,是试图在甍国求进。在这里要插播说说这位叶公。叶公可以说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他便是小学课本中学到的“叶公好龙”寓言故事的主角。要说明的是,这个“叶”字古文发音应该是shé,而不是yè。叶公本名沈诸梁,生干楚国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其父沈尹戍在吴楚之战中屡立战功。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沈诸梁受到了楚国朝野及四境诸侯的敬重。叶公理政,事事公开,慎刑罚,薄赋税,被民众称颂。孔子觉得应将叶公树立为“仁政”榜样,他便来到叶邑。
 
  孔子的到来,令叶公大喜。叶公马上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针对楚国“国土广大而都城狭小,老百姓有离心离德的想法”的国情,忠告叶公:“近者悦,远者来。”意思是为政者首先要赢得民心,能让辖区内的人都敬佩你,让远方的人都归附于你,那就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叶公此次问政干孔子,被历史学家称之为“是叶公本人政治生涯中光辉一页,也是儒家学说形成过程中重要事件,更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碰撞的一个典型”。后世的墨子、韩非子等人都高度评价过此事。
 
  叶公问政于孔子,原本是其政治生涯中一件寻常事。但过了千年,却变成叶公一生中最引人注目的举动,以至于陵园开门便见此墓,很是耐人寻味。
 
  链接   被误解的叶公其人
 
  叶公好龙的故事世人皆知,它讽刺表达了一种表里不一,贬低了那些没有真本事的人物。但是恰恰相反,真正的叶公,其实有大智大勇大才能。
 
  历史上的叶公不仅是叶姓的始祖,还是楚国的一位着名政治家、军事家。经考古发掘证实,叶公采取养兵患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尝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比李冰修都江堰早200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肖好,见证了叶公治水的历史。叶公最着名的功劳是他不以怨报德,果断率兵平定了楚国重臣白公胜的叛乱,从而稳定了楚国政权。之后,为了楚国的长治久安,他还把职位让给别人。叶公去世后,根据《周礼》规制,即被立禅享祭。叶公的后裔内纪念祖上之镳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
 
  历史学家称,叶公确实有画龙的爱好,但龙是神化了的动物,不可能下降叶宅。其实,“叶公好龙”折射出叶公所在地和所处时代龙文化的丰厚内涵。汉代刘向描写的“叶公好龙”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汉代儒家思想走向独尊的地位后,对楚道之风等其他学派的贬斥。而这个被误解的帽子就扣在了叶公头上。
 
  城市因煤而兴
 
  虽然平顶山市城区之内确实存在一座同名的山丘,但这座城市的荣耀与这座山关系显然不大,它的动力来自地下。每天,来自地层深处的机器轰鸣宛如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一样,地表下的黑色煤炭,不断成就着地面上的荣耀与发展。
 
  1953年,国家地质勘探队来到了河南省这片荒芜的地方,结果他们发现这个叫平顶山的地方蕴藏了80亿吨的煤炭储量。而且,煤炭质量好、地质构造简单、开采条件优越。一年以后,国家决定把开发平顶山矿区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即刻投资建设。在当时,这个矿区也是苏联援建的项目之一。后来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走,带走资料、停止援建物资的发运。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只能选择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把它建成。1955年,各路建设大军从四面八方调集而来,新中国第一个自行勘探、设计、施工的大型煤炭基她一一乎顶山矿区开始动工。经过难以想象的艰苦奋斗后,1957年,第一队动工成产的矿井二矿经过两年的建设之后终于开始出煤了。
 
  从1955年到1965年10年的时间里,共有6队矿井建成。平顶山矿区的建成不仅保证了中南5省的煤炭供给,更大大的缓解了当时我国煤炭紧张的局面。从此,平顶山矿区成为我国着名的中原煤仓。1994年,平顶山矿区年产量达到2000万吨,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大煤炭基地,平顶山也成为新中国自力更生发展煤炭工业的缩影。
 
  依托平顶山煤矿而成立的平煤神马集团目前已成为国内品种最全的炼焦煤、动力煤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尼龙化工生产基地。煤炭产业向来都是河南工业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作为龙头企业的平煤,它所进行的收购、兼并以及在产业链深化上的作用,正在为河南省工业化路径提供可靠的参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平顶山这座城市甚至可以被当作平煤煤炭基地的庞大配套设施,平煤集团现有的员工连同家属有38万人左右,几乎占到平顶山市区人口的一半,在这座城市,平煤几乎渗透到了民众生活的各个层面。
 
  文化
 
  北宋皇室御用珍品——汝窑
 
  1992年在美国纽约,一只汝窑小碟以1.4亿元人民币成交,创世界陶瓷拍卖史上奇迹。2004年,在郑州日信拍卖有限公司,一件汝窑“鸳鸯水注”以1050万元成交。2006年,在北京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宋代汝窑瓷瓶,拍出1.6亿元的价格,创下国内文物拍卖的天价。
 
  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产干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605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到宋徽宗大观年间,以定白瓷有芒(边沿无釉)不堪用,则改用汝青瓷,命汝州建青瓷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品,即把汝官窑称汝窑,把汝窑称临汝窑。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汝窑兴盛前后不过20余年(1086一1106年)。
 
  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着称,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迹。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以玛瑙粉入釉,形成了“青如天,面如玉,蝉翼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以玛瑙粉入釉,形成了“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真正的汝官窑烧制时间很短,产品全供宫廷,所以汝官瓷有“近龙难得”的说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为寻找古汝官窑遗址,曾在今汝州市、郏县、鲁山、宝丰、等临近10多个县市,发现多处窑址,均属于民窑系统。1987年根据宝丰县提供的实物标本,经上海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复查并进行试掘,终于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窑址附近盛产玛瑙石,是汝窑特殊色泽的釉科。这一考古新发现: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找到了北宋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遗址。
 
  汝窑瓷器传世极少,所以才显得弥足珍贵,在民间收藏中有“收藏青瓷千片,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目前全世界仅存70余件,在北京故宫有20多件1天青釉盘、三足奁等),在台北故宫有21件(莲花温碗、天青无纹水仙盆等),其余散落世界各地。因此,除了拍卖会上偶然亮相,民间极少能看到,每一件汝瓷都堪称稀世珍宝。
 
  如今,失传的北宋五大名窑,均已重铸辉煌,汝瓷也不例外。作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李廷怀大师,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汝瓷专家,他为重续失传800年的汝官窑文明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手工制作的汝窑艺术品在拍卖会上也拍出高价。
 
  700年长盛夜的马街书会
 
  马街位于宝丰县南的应河西岸,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原小村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小村,每年正月十三却迎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万人。是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答案是马街书会。
 
  每到正月十三这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便负鼓携琴云集马街。马街虽小,却是艺人心中的圣地。艺人们说书亮艺。以书会友,切磋技艺。无论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溪畔河边,沟坎连着沟坎,戏台连着戏台,书摊挨着书摊。艺人们或脸对脸、或背靠背,打起简板,拉起胡琴,就这样陶醉其中,自娱自乐起来。同一块大场地上,你唱你的,他唱他的,有人听时神采飞扬,无人听时自得其乐。
 
  要说这马街书会源自何时,缘由是什么到现在也没有个确定的答案。马街书会的起源有着各种说法,如“祭祖说”、“致歉说”、“敬师说”、“会艺说”、“皇恩说”等10余种。但不管哪种说法,都有各自精彩的故事传说。据马街村广严寺及火神庙碑刻记载,马街书会兴起于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年),这样一算,距今已有近700年历史。700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在这里以天为幕,以地为台,说古道今,以艺娱乐。
 
  马街书会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是它的“写书”形式。所谓“写书”是指各地来请说唱艺人,他们在书会上到处游转听唱,遇到合适的,就可以和艺人讨价还价,一旦谈妥价钱,就将艺人请走。这种公平合理的交易,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文化市场手段,既为艺人发展提供了空间,也满足了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每年的马街书会都要评出“书会状元”。“状元”都是唱得最好的,书价最高的,就是最受群众欢迎的艺人。这种民间的评选方式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近年来,国内曲坛名流骆玉笙,着名曲艺演员徐玉兰,评书演员刘兰芳,相声演员姜昆、唐杰忠、潘长江、赵铮等也到会献过艺。
 
  马街人热情好客,他们把远来的艺人请到家免费吃住,刚过完年,有的是白馍大肉、好酒好菜。另外还送给“写”不出去(曲艺说唱交易未成)的艺人返程所需钱物,这样的服务谁不喜欢?想必这一世代相习的传统,也是马街书会久盛不衰的另一个秘决。
 
  无论朝代更迭、天灾人祸,就在马街村这片田野上,书会却生生不息,顽强地延续了近700余年历史,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由此宝丰县被中国曲协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马街书会是我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链接  马街书会起源
 
  马街辖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究竟起源于何时,为何起会,何以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历来众说纷纭,难成定论。
 
  会艺说:相传春秋时代,应国大夫张公(名舒),一生喜欢弹唱,且技艺超群,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张公不幸于某年正月十三离世,友人为纪念张公,于每年忌日,群聚马街以曲会友切磋技艺,年复一年,延续至今。
 
  祭祖说:早年马街有个大鼓书老艺人,收了很多徒弟,某年正月十三仙逝,弟子们为也送葬,围成一圈演唱,过了一周遇周年忌日,弟子们又来祭祀他,聚在一起演唱,之后,每年这一天,弟子又带弟子来,子子孙孙往下传,一代代形成祭祖习俗。
 
  皇恩说:东汉中兴前夕,昆阳(今叶县)之战期间,王莽撵刘秀至此,汉军得以抢渡应水,转败为胜。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宴谢群臣,论功行赏。为嘉奖战难时乡民艺人相助之举,降旨免去马街一带三年皇粮,钦赐“三皇社”一面御牌,将应水此段赐名为“马渡河”,将皇王遇难时投宿歇过脚的店铺赐名为“马渡店”,对汉军屯兵的村寨赐名为“马渡寨”。自此,以救驾之日为会期,年年起会,感念皇恩。从此,延续至今。
 
  雅俗共赏的宝丰提线木偶
 
  “周营村,圆周周,唱不起大戏玩木偶,变戏法耍提猴,锣鼓一响解忧愁。”这是过去流传宝丰民间的顺口溜。说的就是宝丰县的提线木偶。
 
  提线木偶的制作所需的材料主要是牛皮纸、颜料、白胶、黄泥、布料和线等,看似工艺简单,但制作较为复杂。它是先将黄泥与草纸混合成坯,按照故事内容需要制作成各种模型,待干后用牛皮纸糊在模型上,干后用刀划开取下重新对接起来,用批灰和细纱打磨,修饰完整后涂上颜料,穿上各种服饰,然后用细铁丝扎上扣,再拴上线,一个个造型生动的人物和动物便栩栩如生了。表演时,演员在上面提线操纵,能让木偶的头部、面部五官和胸、腰、手、臂、肘、足等做出如真人一样的动作,并配以唱词唱腔,成为一种能够表演完整故事情节的古老传统?a href=http://www.cyts.ha.cn/ly/nanfe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南非帐跣问健?/div>
 
  相传,宝丰提线木偶已有1400年的历史,起源于楚国。唐宋年间,宝丰城北的赵庄、肖旗、商酒务等乡镇的农民,每逢冬春农闲和青黄不接之季,便携家带口到南方以玩木偶、变戏法为生。清代,宝丰提线木偶更为盛行。康熙、乾隆年间,周营村就有48家木偶剧团。1934年,赵庄乡农民徐富昌自费办起木偶越调剧团,经常到方圆百里演出木偶戏《孙悟空大闹天宫》、《盘丝洞》等节目,在当地有很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周营村的徐召显、徐召林、娄善义、徐海水等人,成立了一个提线木偶演出队,1957年参加河南省第一届木偶、皮影、曲艺汇演,他们演出的木偶戏《仙鹤吃子》、《伍子胥过昭关》荣获一等奖。改革开放后,宝丰提线木偶表演队曾发展到814个,遍及赵庄、肖旗、商酒务、石桥等12个乡镇的100多个村,演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鼎盛时期,全县拥有演出团体1000余家。
 
  近年来随着现代文化娱乐形式的增多,原有的社会文化生态受到极大冲击,提线木偶观众越来越少,其演出市场出现萎缩。全县提线木偶团队不足20家。传承人大幅度减少。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2009年,宝丰木偶戏入选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已进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已年过80岁的朱西林是木偶戏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制作提线木偶老艺人之一。

上一篇:解读南阳
下一篇:解读三门峡
相关河南线路推荐jrs直播nba乐吧雷速体育很卡jrs游戏直播
  • 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神州牡丹园一日游
    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神州牡丹园一日满意度 100%

    ¥338元起

  • 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神州牡丹一日游
    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神州牡丹一日游满意度 100%

    ¥288元起

  • 智慧拓展夏令营六日游
    智慧拓展夏令营六日游满意度 100%

    ¥1180元起

  • 圆梦国防夏令营七日
    圆梦国防夏令营七日满意度 100%

    ¥1180元起

  • 养子沟、蝴蝶谷二日游
    养子沟、蝴蝶谷二日游满意度 100%

    ¥265元起

  • 伏牛山滑雪二日游(纯玩游)
    伏牛山滑雪二日游(纯玩游)满意度 100%

    ¥388元起

  • 尧山大峡谷漂流一日游
    尧山大峡谷漂流一日游满意度 100%

    ¥205元起

  • 开封一日游
    开封一日游满意度 100%

    ¥238元起

  • 嵩山滑雪+卢崖瀑布一日游
    嵩山滑雪+卢崖瀑布一日游满意度 100%

    ¥175元起

  • 碾盘山漂流、画眉谷两日游
    碾盘山漂流、画眉谷两日游满意度 100%

    ¥285元起

轻装出游众口可调中青特权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