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青国际旅行社!
关于中青旅24小时服务热线:0371-88881500

解读新乡

河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 发布时间:10-14 浏览:
—— 解读新乡——

   面积和区划

 
  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与郑州、开封市隔河相望,北依太行山,与鹤壁、安阳市毗邻,西连焦作市,西北与山西省晋城市接壤,东接濮阳市,与山东省菏泽市相连。全市总面积8629平方千米,市区建成区114平方千米。全市辖4区2市6县。
 
  4个市辖区:卫滨区、红旗区、牧野区、凤泉区。
 
  2个县级市:卫辉、辉县市。
 
  6个县:新乡、获嘉、原阳、延津、封丘、长垣。
 
  人口和民族
 
  截至2010年末,新乡市全市常住总人口570.78万。
 
  新乡市主要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成分较多,其中回族人口较多。他们多习惯在住地修建礼拜寺(清真寺),多围寺而居。除回族外,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多的还有蒙古族和满族,获嘉县丁村乡陈孝村为蒙古族的聚居村。
 
  地理

  地形
 
  新乡市地处中原腹地,太行山脉以东,黄河以北,属黄河中下游故道冲积扇和太行山前卫河冲积扇的南缘洼地。
 
  新乡市地形可分为山区、丘陵、平原3种类型。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全市面积的17%、6%和77%。整个地形特点是:太行山区雄峙西北,北部峰峦连绵,丘陵区岗岭起伏,南部舒坦辽阔。位于辉县市境内的九峰山十字岭海拔1732 米,为新乡市境内最高峰。
 
  由于黄河河床几经移动,故道重叠,堆积了大面积的、较厚的含水砂层,为新乡提供了地下水贮存和运移的有利场所。流经新乡市区的河流有卫河、人民胜利渠、共产主义渠。卫河由西向东横穿市区。汇入海河。
 
  气候
 
  新乡市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天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降水频繁,秋天凉爽日照长,冬长且冷雨稀少。
 
  历史
 
  历史大事记
 
  先秦时期
 
  早在5000年前的舜帝时代,舜部落就聚居在今辉县市,活动在豫北平原一带。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治水英雄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做部落首领,且经常因为水的问题发生;中突:后共工在大战中惨败,他愤怒地撞击撑天的不周山,被后人演绎为“怒而触不周之山”的神话故事。
 
  公元前1046年1月,周武王兴兵伐纣,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卫河以北的新乡北部地区)决战,商军大败,纣王逃回朝歌(今鹤壁市淇县)自焚而死,商朝灭亡。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所载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商灭周兴,使我国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
 
  春秋时期,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在14年的周游列国的讲学中曾数次到过卫、蒲等地(即今卫辉、长垣一带),并留有大量的遗迹。
 
  秦汉魏晋
 
  秦朝,后成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的张良雇大力士在今原阳县博浪沙附近,用铁锤击秦始皇的坐车,但却未能击中,只是毁了副车。秦始皇大怒,指示彻查凶手,张良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史称“张良刺秦”。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大战,此战大部分战场在今延津县境内,其中“白马解围”、“延津诱敌”、“火烧乌巢”三个战役最为出名。官渡一战,曹操将袁绍主力消灭,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新乡源于西汉为获嘉县的新中乡,西晋太和五年(370年)在今新乡市建新乐城。
 
  唐宋时期
 
  建隆元年(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今封丘县城东南的陈桥驿策动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回师开封,夺取后周政权,当上了皇帝,建都开封,国号“宋”。
 
  南宋时期,爱国将领岳飞曾与王彦在新乡一带抗击金兵,收复了新乡县城,随后又率部转战龌县、延津等地大败金军,威名大振。今臧营、孟营、金家营等村就是当年岳飞构筑的“长蛇阵”营盘,一共18营,卫河之滨的“饮马口”也由岳飞在此饮马而得名。
 
  近现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乡市为当时华北人民政府平原省省会,新中国成立后,并入河南省成为省辖市并沿革至今。
 
  武王伐纣,牧野大战
 
  前1027年(现在被夏商周断代工程定为前1046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勇士)3000人,甲士4.5万人,大军浩浩荡荡东进伐商。
 
  同月下旬,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汉水流域)、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鬃(居今山西省平陆南)等方国部落的部队会合。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方国部落军队,于正月二十八由孟津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今郑州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辉县市西北)折而东行,直指朝歌(今鹤壁市淇县)。周师沿途没有遇到商军的抵抗,所以开进非常顺利,经过6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邑,又称牧野(今卫辉市周围的广阔原野)。
 
  周军进攻的消息传至朝歌,商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商纣王无奈之中只好仓促部署防御。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只好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共约17万人(也有史称70万),自己亲自率领,开赴牧野迎战周师。
 
  二月初五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为了表示大家共同灭商的决心,武王与各路诸侯和将士在这里又“臼土为山”,即每人一坯士高筑成山,以示和殷纣王决一死战的决心。这就是后来的同盟山(位于今获嘉县城东北)。
 
  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他先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即让姜子牙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倒戈,帮助周师作战。武王乘势以“大卒(主力)冲驰帝纣师”,猛烈冲杀敌军,于是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当夜仓惶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商朝灭亡。然后,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殷商残余势力,从此奠定周王朝。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也是我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这场战争也留下了令人熟知的“前徒倒戈”、“反戈一击”等着名典故。
 
  链接  牧野之战具体位置之谜
 
  牧野到底指的是哪里,长期以来史学界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由于“夏商周断代工程”,关于牧野之战的具体发生地也有众多版本,多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牧野战场的大致位置指的原是今卫辉市周围的广阔原野,而且主要是在东北的淇县方向,因为那里也是商代国都朝歌所在地。关于牧邑的具体位置,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牧邑在“朝歌南七十里地”,“周武王与纣战于牧野”。汉代的70里,约合现在的25千米,也正是今天的卫辉市区所在地。给司马迁的名着《史记》作注的唐朝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卫州,即牧野之地,东北距朝歌七十三里”。大致范围便是今卫河以北的新乡东北部地区。
 
  陈桥兵变,皇袍加身
 
  在封丘县南,黄河北岸有一座陈桥驿遗址,驿站院子的北面,有一棵传说是宋太祖曾拴过战马的千年古槐,树前有古人题写的“系马槐”石碑,还有金梦麟、顾贞观、张德纯等人题写的诗词碑刻。这里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陈桥兵变发生地。
 
  五代时期,北方战乱,朝廷更替频繁。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最英明的君主,他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使得后周日益强大,然而天妒英才,就在他朝着一统天下的目标奋斗时,却以39岁英年在北伐契丹途中不幸染疾,猝然而逝。把后周交到了7岁的独生子柴宗训儿皇帝手上,是为周恭帝。由于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政局不稳,人心浮动,谣言四起。手握军权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整顿军队过程中,逐渐在禁军中形成自己的势力,直至从上而下控制了整个禁军。此外,赵匡胤还网罗智囊团,如赵普、吕余庆等人,后来还有他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赵炅)。
 
  建隆元年(960年)春节,人们正沉浸在欢庆祥和的佳节气氛中,边境却传来了辽朝与北汉联合入侵的紧急军情。宰相范质和王溥并未核查消息是否属实,便急令赵匡胤率领军队北上御敌。
 
  正月初三,军队驻扎于开封东北的第一个驿站陈桥驿(今封丘县南陈桥),赵匡胤酒醉而卧,而有拥立之意的将士都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次日黎明,四周叫啸呐喊,声震原野。赵普,赵光义排闼入告,此时将士们直叩寝帐之门,高呼:“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拜于庭下,高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却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拥立者们一齐表示应从。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于是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卒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赵部下军校王彦升杀死。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
 
  这时后周宰相范质等人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就仓促遣将是上了大当,但已无可奈何,只得率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周恭帝退位。赵匡胤正式登皇帝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商丘市),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开创了北宋王朝。
 
  当时的黄河还在陈桥北面,今天的黄河已经改道在陈桥南面流过,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黄袍加身的传奇已永远地留在史册中。
 
  文化
 
  推崇比干的卫辉财神文化
 
  说到财神爷,大家一定不陌生。在中国,财神是一种自古由来的文化。然而,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供奉的财神爷也有很多是不一样的。传统意义上,中国有四位常见的财神,文财神比干、范蠡:武财神赵公明、关公。我们晕常见到的莫过于那位头戴宰相纱帽,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踏元宝,五捋胡须,神态慈祥,笑容满面的比干财神爷。
 
  比干,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纣王)。比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股,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忠谏,惹怒了纣王,被杀剖心。
 
  千百年来,卫辉当地乃至全国不仅把比干视作国家忠义之臣的化身,后代世俗怀念和崇敬比干的心地纯正,率直无私,于是将他奉为文财神。比干作为着名的文财神,在民间一向享有财神之首的地位。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忠义诚信、公正无私、爱民轻财、回报百姓、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的财富文化内涵,更是中国传统财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辉有着长达数千年对财神比干信仰的历史积淀,财神信仰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神圣的祭祀还愿、祝祷祈福、喜庆丰收的礼仪习俗。尤其是在以比干庙为核心的区域里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财富文化习俗。现卫辉财神信仰古遗址主要为比干墓和比干庙。比干庙村由当地官民为比干护陵、护庙的居所而得名,比干庙是比干被殷纣王剖心致死后,先后经历周武王为其封墓、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魏孝文帝因比干庙而建。
 
  每年春节和农历四月初四日,作为主要传统表现形式,民风方面:自比干被封为财神后,当地有非比干不敬,在外地不见比干(像)不拜之风,还因自己是比干家乡人而引为自豪。民俗方面主要内容有财神祭祀、资料整理与挖掘、民间口承文学的传唱等。传承形式有:祭财神、迎财神、送财神、跳财神、送穷、添仓、法会道场、林姓祭祖、学术研讨、出版发行、参观游览、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另外,比干还是世界林姓的太祖。每年比干诞辰的农历四月四日,国内外林姓子女纷纷前来拜谒,比干庙已成为海内外比干后裔祭祖的圣地。
 
  财神节俗和文化现象,都被新时期的人民大众赋予了一种新的时代内涵,寄托着炎黄子孙祈福求安、富民强国的美好愿望。
 
  链接   比干祭典
 
  比干是中华民族妇孺皆知的忠贞高尚人物,为历代有为帝王祭祀和敕封,为历代文人竭力赞颂,他在民间传说、通俗艺术中被民众塑造成圣洁无暇的完人、万民的护佑者。
 
  唐太宗在以太牢之礼祭祀后并刻石立下规制之后,比干祭典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民间传统习俗,香火鼎盛,闻名海内外。“比干祭典”实际上是历中,一种信仰的文化积淀,对研究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卫辉比干庙作为林氏的故士祖庭,成为海内外林氏魂牵梦萦、顶礼膜拜的圣地。自1992年起,卫辉市连续举办比干诞辰纪念活动,先后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比干后裔和华人华侨10余万人、几百个团体纷纷前来寻根谒祖。
 
  热情奔放的中州大鼓
 
  赵堤村位于黄河北岸古阳堤上,属新乡县朗公庙镇,素有“中州大鼓村”之称。赵堤村人酷爱敲鼓、论鼓、玩鼓,远近闻名。
 
  赵堤大鼓,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村天仙庙碑记载:明万历二年(1574年),村民捐资置鼓数面,以击鼓为乐,助民之威、破敌之胆、抗匪拒寇。清咸丰年间,村民张万冕置鼓、铙、镲,组织天爷会、火神会、天地会3 个鼓队,并创作了天唿雷炮鼓歌。民国初年,村民张再富、程明志改编为小唿雷炮鼓歌,增添傅锣虎头龙旗、灯笼、三眼铳等设备。每逢年节祭祀都以击鼓兴。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封建迷信活动,以自娱自乐为主,后因种种原因搁置停顿。1978年后由村民张观来、赵培智、李士林等老艺人牵头重整旗鼓。1988年,村里成立了中州大鼓艺术团。村民们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外出敲鼓,艺术团名声越来越响,近年来,村里的鼓队每年都有100多场的表演,年均收入达40万元左右。
 
  在全国鼓类当中,舞镲为中州大鼓所独有的:是由当地打鼓人自己摸索而来。中州大鼓内有拉簧,敲打后发出的金属声十分悦耳。鼓谱分为“大忽雷炮”、“小忽雷炮”两种。“大忽雷炮”鼓调厚重沉稳,节奏缓慢,鼓调复杂;“小忽雷炮”鼓调欢快、流畅,给人一种激情向上的感觉。鼓队中有直径1.3米、高1米、重90千克的巨鼓,在表演行进中击鼓、敲锣、舞旗、发号炮,威风热闹。逢年过节和重大庆典时,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真可谓是“无酒不成宴,无鼓不算会”。
 
  中州大鼓以“声”“形”特有的形式,明快富有朝气的节奏和独特的艺术走舷,体现了当地农民热情奔放,粗犷豪爽的精神风貌。1992年,中州大鼓曾参加中国沈阳第二届国际秧歌民间舞蹈节,受到国外专家的高度称赞,并获表演优秀奖和精神文明奖。2006年,在浙江临安举办的“华夏一绝”。民族民间广场鼓乐舞蹈邀请赛上,中州大鼓力拔头筹、获得金牌。
 
  全国罕见的民间舞蹈道——马皮舞
 
  在新乡市获嘉县的一个小村落里,流传着一种罕见而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马皮舞。
 
  “马皮舞”:又称“神马皮”,有近600年的历史。“马皮舞”传承人杜生忠是河南获嘉县杜官滩村人。据杜氏族谱记载,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精通“大洪拳”的杜氏先人杜昆率杜氏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至获邑之南(今获嘉),将拳艺传于后裔。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年),豫北大旱对飞蝗满天,颗粒无收,哀鸿遍野,因杜氏族人精通拳术,一些人便以武求生,沦作响马(拦路抢劫的强盗),祸害百姓。后来为镇住族人作乱,使族人归顺民意,不再祸害人间,杜氏在村西各修一座“五道庙”和“牛王庙”。庙修成后,杀马祭天,表示上天已收晌马归天;并将马皮割为条缕,制成长鞭,赐名“金龙马皮鞭”。在表演鞭技时,间以独特的舞蹈方式,祈求上苍频频显灵,鞭挞邪恶,匡扶正义,这奇特的家规寄望杜氏后人做于国于民有用之人。这就是“马皮舞”的渊源。
 
  “马皮舞”以“钉马祭天,皮革制鞭,武舞兼备”为特点,其主要道具是一根马皮编制的长达7米的软鞭。表演时一人居中,展挥重约30斤、长7米的巨鞭,8人扮马绕圈作舞。常人难以拿起的巨鞭在表演者手中仿佛变威轻巧的绸带一样指哪打哪。扮马者身背“将架”,“将架”上披红挂绿,并缀有数枚铜铃,叮当作响,意为“响马”已改邪归正。“将架”上描绘刘备、关羽、张飞、孔明、黄忠等诸将图像。变换众多的耍马皮,包括“虎步登山”、“青龙甩尾”、“缠头过顶”,“雾中霹雳。以及刀技的“回首望月”、“关帝亮相”、“鹰击长空”,“麒麟踏雪”等,具有典型的民间武术特色。没有相当造诣的武者,很难做出些动作。
 
  演出“马皮舞”时,执鞭者每甩晌鞭,都要首拜刘备,次拜孔明,再拜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后随时代变迁,演出中取消了“拜将”形式,而以巨鞭武技和扮马将架(墙队)武技相结合。传统表演中墙队以大跑为主,颇耗力气;现代表演在跑动的基础上填入步法和手势(如藏式舞步节奏、锣鼓节奏、踢踏的振步节奏等形式),表演起来,既节省体力,又节奏灵活鲜明,很具可观赏性。
 
  2010年元月,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摄制组来到新乡市获嘉县杜官滩村,对“马皮舞”进行实地拍摄,录制专题节目,也让全国更多人了解到了这一特色民间舞蹈。

上一篇:解读洛阳
下一篇:解读濮阳
相关河南线路推荐jrs直播nba乐吧雷速体育很卡jrs游戏直播
  • 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神州牡丹园一日游
    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神州牡丹园一日满意度 100%

    ¥338元起

  • 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神州牡丹一日游
    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神州牡丹一日游满意度 100%

    ¥288元起

  • 智慧拓展夏令营六日游
    智慧拓展夏令营六日游满意度 100%

    ¥1180元起

  • 圆梦国防夏令营七日
    圆梦国防夏令营七日满意度 100%

    ¥1180元起

  • 养子沟、蝴蝶谷二日游
    养子沟、蝴蝶谷二日游满意度 100%

    ¥265元起

  • 伏牛山滑雪二日游(纯玩游)
    伏牛山滑雪二日游(纯玩游)满意度 100%

    ¥388元起

  • 尧山大峡谷漂流一日游
    尧山大峡谷漂流一日游满意度 100%

    ¥205元起

  • 开封一日游
    开封一日游满意度 100%

    ¥238元起

  • 嵩山滑雪+卢崖瀑布一日游
    嵩山滑雪+卢崖瀑布一日游满意度 100%

    ¥175元起

  • 碾盘山漂流、画眉谷两日游
    碾盘山漂流、画眉谷两日游满意度 100%

    ¥285元起

轻装出游众口可调中青特权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