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文化威海海岸线近1000公里,临近黄海、渤海、东海三大渔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第一渔业城市。居住在沿海一带的渔民,世世代代以海为伴,面对既能带来复音,又能引来灾祸的浩瀚海洋,既敬又畏,形成了沿海渔民特有的文化习俗。
节日供神古时渔民主要是按一定的节令供奉龙王、海神娘娘和财神三宫,除夕之夜或初一早晨,渔民还要到龙王庙或天后宫给海神娘娘庙烧香叩拜,到海边摆供品,焚香纸,求神灵保佑渔船一年太平。
此外,威海渔民家家供财神,渔民每次出海都要烧香,保佑自己在海上能发财而归。
新船点睛威海渔民把渔船看成自己的伙伴,甚至是渔民赖以生存的依靠。因此,渔民对它爱护备至,并赋予它灵性。木制渔船每条船都要做一对凸出来像鱼一样的大眼睛,但新船造好后,只画眼,不画睛,也就是边上是大大的黑眼圈,中间是白色的一个大圆。直到新船下水之前,船主才请人择黄道吉日,敲锣打鼓放鞭炮,亲自为船点睛。在渔民心中,点睛就标志着新生灵的诞生,众人则喊着大吉大利的号子,将披红挂绿的新船,一步步从岸上推下海去。
春日祭网每年春暖花开之时,威海渔民会把整修了一个冬天的渔网抬到海边,用谷草烤网驱除邪气,称“财财网”。然后放鞭炮、烧香纸,渔民抬着渔网,喊着号子登上渔船,把网盘在仓里,预示每年都能“鱼满仓,财满船”。
¥800元起
¥1550元起
¥1380元起
¥1450元起
¥1880元起
¥1080元起
¥1680元起
¥1680元起
¥900元起
¥88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