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顿节
雪顿节是在西藏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西藏所有节日里规模最大、最隆重、活动内容最丰富的节日。在藏语中,”琴”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寞”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的解释,就是吃酸奶的节日。后来由于雪顿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因此也有人把它称为“藏戏节”。这个节日日唁则也有,不过时间稍晚些,当地叫”色木钦波”,规模要小于拉萨.雪顿节有时也为“展佛节”.拉萨雪顿节一般为7天,时间是藏历7月1日(公历8月).期间有哲蚌寺晒大佛、藏戏表演、逛林卡(野炊、郊游)等几项活动。
雪顿节第—天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哲蚌寺的展佛上。看哲蚌寺的展佛,通常要在4点出门合适。这—天,当大地还是一片漆黑,拉萨城里就已洋溢着节日般的欢乐气氛。所有的中巴都在北京路上招揽哲蚌寺的生意,交通警察早早地站在路口维持秩序,市民和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雪顿展佛的善男信女争先恐后地涌向拉萨通住西郊的各条道路,在拉萨凌晨的街道上组成了—支支壮观的洪流。人们急
切地奔往那里,争取占据一个最有利的位置,迎接太阳初升时的展佛仪式。在拉萨,如此之多的人在同一个时间为同一个目的涌向同—个地点,也只有在雪顿节的早上才会出现.
从哲蚌寺大门入口处往西边转就能看见—座朝向东方的山,山上有—个巨大的铁架子,晒佛就在它上面进行。路上烟雾绕,到处都有正在燃烧的柏叶,烘托出一派虔诚的气氛,虽然许多人被柏叶燃烧
的烟味呛得咳嗽不止。晒佛的山巨石堆积,许多石头上雕刻着彩色的经文和佛像。到达的人忙着寻找那种既能清楚地看见佛像、又较舒适安全的位置。东方的天空呈现金色,而太阳还没有出现,晌起很短暂的号的声音,不留意的话可能会错过。这时,会有约四五十名喇嘛挑着一幅橘黄色的长幡从寺院里走出来。那长幡就是卷起的唐卡。围观的人—拥而上,用头、手触那神圣的长卷。而旁边的喇嘛就用长长的袖子抽打着人群,以使长卷能够尽快的通过而不误时间,等唐卡被抬到了那铁架子上面,僧人们则开始徐徐松开绑在上面的绳索。太阳出现的时候,一幅五彩斑斓的佛像唐卡慢慢地被展现出来。先是胸部,然后一点点往下,脖子、嘴巴、鼻子、眼睛、额头。太阳刚好升上东方的山顶时,佛像也刚好完全展现,阳光照亮了整个佛像。整个过程不过20分钟,时间把握得相当精确。没有任何的程序,也没有任何象征性的仪式。
当佛像被完全展开之后,人们就纷纷涌上去,向佛像献哈达、钱币,这些东西—会儿就在佛像四周堆积起来。僧人们沿着佛像的边缘站着,把佛像的边儿翻起来,让人们用头去拱、用手去摸。
这是一幅用彩色丝绸织成的巨大的释迦牟尼像,辉煌无比。这佛像展开于高山之间,在十几公里外的地方都能清楚地看到。而在它附近的人,只能看到局部,人们必须离开它很远才能完全看清楚。
看完了展佛以后,许多当地人会留在哲蚌寺附近的山上野炊。此时几乎所有的拉萨人都聚集在从拉萨市区到哲蚌寺的路上,回拉萨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这—天的下午在色拉寺也是展佛活动,只是规模比哲蚌寺的要小得多。
从雪顿节第二天起习惯上叫作“藏戏零顿“或“罗布林卡雪顿”,主要节目是跳藏戏。演员们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身着色彩缤纷的演出服装汇集在罗布林卡内,从藏历七月二日至七日,做为时—周的表演。
雪顿节次日,拉萨各单位都会在罗布林卡里包一块地方,拉萨的市民们便扶老携幼,备足食品和野餐用具,像要搬家一样带上生活设施和娱乐用具,按照事先画好的地盘,全家老少在罗布林卡里住上几天。林卡包括饮茶、歌舞、野宴、玩骰子、晒太阳、聊天等等一系列休闲娱乐活动,让夏天的雪顿节充满了快乐和新奇。当然,最主要的活动还是观看来自拉萨、日唁则、雅砻、琼结、堆龙德庆等地的藏戏团和戏班子、舞班子、打鼓舞队的联合演出。
雪顿节期间,几大剧团开始在罗布林卡露天戏台演出各自的优秀剧目。此时,露天戏台围满了上千人,黑压压的一片。由于现在看藏戏的人实在是太多,近此年的雪顿节除了罗布林卡以外,在龙王潭的东门里也开始有藏戏表演.平常的日子老百姓不能进入罗布林卡,但在雪顿节期间允许市民入园观看藏戏,形成了—套固定的节日仪式。从此,雪顿节的活动更加完整。
¥1290元起
¥1550元起
¥1800元起
¥1380元起
¥2280元起
¥3890元起
¥5180元起
¥1700元起
¥4150元起
¥119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