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宫廷舞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吴哥窟建立之前。9-14世纪,吴哥王朝时期,高棉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宫廷和寺庙中蓄养了大批的舞蹈家和乐师,在皇族庙宇和各郡神殿所奉行的宗教仪式中,音乐舞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家被视为人间神女,享有尊贵地位。当时舞蹈艺术的繁荣情景,不仅在石碑等古籍中有所记载,而且举世闻名的帝王宫殿吴哥窟中,有多达1700多尊造型优美﹑舞姿纷繁的舞蹈神女阿普萨拉的浮雕像。阿普萨拉虽出自印度神话,但窟中阿普萨拉的体态﹑舞姿﹑相貌和服饰已不同于印度神女的形像,而具有鲜明的高棉民族特徵,为后世柬埔寨古典宫廷舞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和丰富的想像。着名古典舞蹈《百花园中的仙女》就是以其生动﹑优美的舞姿和华丽的装饰表现了阿普萨拉带着众仙女去花园中采摘鲜花的情景。
柬埔寨宫廷舞
另外,吴哥窟中还有表现《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长达760米的大型浮雕,以及其他许多人物和人格化猴群的舞蹈造型。吴哥王朝衰亡后,柬埔寨曾一度臣服于暹罗。这期间,由于宫廷的衰败,宫廷舞一方面流传到民间,在和民间艺术相结合的过程中增添了生活气息和生动活泼的情调。另一方面,它又被暹罗宫廷保存下来。19世纪中叶,柬埔寨安东王继位后,复兴了濒于消亡的宫廷舞,并对之进行了改革,在原有神圣﹑端庄的风格特色中,剔除了僵硬的成书,突出了柔韧﹑纤巧的特徵,使柬埔寨古典宫廷舞再次得到了发展。
柬埔寨古典宫廷舞蹈的伴奏乐器,以黄铜面锣﹑木琴和银铃为主,以弦乐和五声音阶的芦笛为辅。宫廷舞的主要剧目,其内容来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故事和佛祖释迦牟尼的早期生活的传说。也有以古代的神话传奇故事及宗教礼义为题材的。如《当达长森林》﹑《魔王宫殿》﹑《斐沙拉恩传奇》﹑《英格丽姬与波拉绍顿》﹑《黑白猴之战》等。
柬埔寨宫廷舞有国王﹑王子﹑公主﹑仙女﹑魔王和猴等行当,而且用整套的手语表示哭﹑笑﹑恩爱﹑叩拜﹑战斗﹑诱惑等不同的含义。要求演员经过长期的规范训练,使其双臂﹑手指动作柔韧绵软,身体动律细腻而丰富,舞蹈程式严谨﹑雕塑感强,表情端庄,舞姿典雅,静中有动,动中见静,仪态万千,连绵不断,显示出内在含蓄的东方美。
¥3799元起
¥10590元起
¥7090元起
¥4899元起
¥5580元起
¥4680元起
¥5490元起
¥4290元起
¥7899元起
¥498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