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与酒精盛行的今天,是不是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慢悠悠地晃进茶馆去,喝一杯茶,聊一下午天?其实,茶馆里,有渐渐逝去的老北京的影子。
京剧是国粹,茶文化同样也是国粹.老北京的茶馆,是一种市民气息很浓的茶文化——跟文人雅士的茶道稍有区别。茶道,说起来太高深了,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清心寡欲方能得其道。明明是喝茶,偏偏雅称为“品茶”,似乎在品尝人生的滋味.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是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老北京的茶馆则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是清净之地,常常是喧哗且热闹的.这跟北京人的性格有关:他们怕冷清,爱交流,尤喜扎堆儿聊天(或叫侃大山)…茶馆便提供了这样一块谈天说地、呼朋唤友的社交场所。
老北京的茶馆种类很多。每日演述日夜两场评书的,名“书茶馆”。 “开书不卖清茶”,是书茶馆的标语。卖茶又卖酒,兼卖花生米、开花豆的叫做“茶酒馆”,专供各行生意人集会的,名“清茶馆”,在郊外荒村中的叫“野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