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坐落
河北省秦皇岛
东北,是中国华北与
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一三八一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徐达在此修筑长城,建关城设卫。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由于地势险要,素有京都锁钥之称。
山海关历经洪武、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六朝修筑,耗用了大量的资金,调动了数以万计的军民,前后用了263年的时间(几乎是明王朝由盛至衰的全部过程)建成了占地约230前后用了二百六十三年的时间,占地约230公顷,具有七城连环、万里长城一线穿的军事城防系统。
山海关城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四周有长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的城墙,墙体高大坚实,气势宏伟。在东、西、南、北建有四个城门,城东南隅、
东北隅建有角楼,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整个卫城建筑规模宏伟,防御工程坚固。
山海关是明代创建“卫所兵制”的产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对
山海关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山海关山海间距7.5公里,正置海陆咽喉要冲。它与万里长城浑然一体,历史上称为“卫佐京师的东大门”。它枕山襟海,雄关耸峙,故定名
山海关。它是明代的军事重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前后用了二百六十三年的时间,占地约230公顷,具有七城连环、万里长城一线穿的军事城防系统。
山海关建关设卫以来,商贾往来频繁,经济贸易活跃,对于发展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保卫首都、巩固明王朝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从规模上、布局上、结构上
山海关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所罕见的,它也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是中国古代城市中建设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部杰作。
山海关是中国古代建筑珍品,是祖国宝贵的历史遗存。
山海关关城的街巷是典型的棋盘式布局。关城的一条条街巷连结着一座座地方色彩浓郁的民宅。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血汗长成的历史丰碑,而
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举世闻名的长城入海处。现属
山海关境内的长城全长26公里,主要包括:老龙头长城、南翼长城、关城长城、北翼长城、角山长城、三道关长城及九门口长城等地段。
老龙头长城是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有“中华之魂”的盛誉。老龙头长城由入海石城、靖虏一号敌台、王爱二号敌台、南
海口关、澄海楼、宁海楼、宁海城及滨海城墙等部分组成。
南翼长城是老龙头长城与关城长城连结的纽带。南翼长城沿线的重点防御设施分四部分:城台、铁门关及围城、南翼城、南水关及护城河。
关城长城是
山海关长城的中部区段,全长7138米,其主线即关城东垣长1378米;附线即关城西、北、南垣共长3418米,东罗城垣长1519米,瓮城城垣长823米。主线上还建有六座敌楼(镇东楼、临闾楼、牧营楼、新楼、靖边楼、威远堂),二座城台。附线包括关城城垣、东罗城垣、瓮城城墙三部分。
北翼长城南起北斗峰,北至角山山麓的旱门10号台,全长3公里多。
三道关长城主要由城墙、桃园东13号敌台、三道关、烂石关、唐帽16号敌台、尖
山西17台、尖
山东18台构成。
九门口长城主要包括五道楼、枣山区段和九门口三部分。
山海关关城的街巷是典型的棋盘式布局。关城的一条条街巷连结着一座座地方色彩浓郁的民宅。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血汗长成的历史丰碑,而
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举世闻名的长城入海处。
山海关城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四周有长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的城墙,墙体高大坚实,气势宏伟。在东、西、南、北建有四个城门,城东南隅、
东北隅建有角楼,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 无论从规模上、布局上、结构上
山海关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所罕见的,它也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是中国古代城市中建设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部杰作。
上一篇:
风穴寺下一篇:
白洋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