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长城气魄非凡,融险、伟、长于一体,彰显了中国古代军事的宏伟奇观。景区内的两大关口气势雄伟。长城南边的为南口,北边的为北口(八达岭口),关城就设在南口北边的峡谷(关淆)中。城设有南北门,南门筑有瓮城,一条困喉通道穿入南北门。
居庸关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创建。城垣东达翠屏山脊,西驶金柜山巅,周长4000余米,南北月城及城楼、敌楼等配套设施齐备。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建筑设施。
关城中心另有汉白玉石台,名为“云台”,建于元代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原是建筑物的台基,台上先后建有过街塔、泰安寺,现仅存台座。云台的雕刻集中在券门和券洞内。券门两侧到有金刚杵及各种兽类浮雕,正中刻有金翅鸟王;券洞内壁有四六天王浮雕及汉、藏、回、蒙、梵、西夏6种文字所到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券顶布满曼陀罗花及小佛像,雕刻极为细腻、精致。
居庸关附近自然景观十分壮美,早在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5年)“居庸叠翠”之名即已列入“燕山八景”。1982年,居庸关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价值,划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保护区,成为其中重要的景点。1992年昌平县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为保护文物,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昔日的雄姿。
“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居庸关长城不愧为“控扼南北之古今巨防”,雄伟的气势,尤令人心生赞叹。
居庸关长城气魄非凡,融险、伟、长于一体,彰显了中国古代军事的宏伟奇观。景区内的两大关口气势雄伟。长城南边的为南口,北边的为北口(八达岭口),关城就设在南口北边的峡谷(关淆)中。城设有南北门,南门筑有瓮城,一条困喉通道穿入南北门。
居庸关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创建。城垣东达翠屏山脊,西驶金柜山巅,周长4000余米,南北月城及城楼、敌楼等配套设施齐备。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建筑设施。
关城中心另有汉白玉石台,名为“云台”,建于元代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原是建筑物的台基,台上先后建有过街塔、泰安寺,现仅存台座。云台的雕刻集中在券门和券洞内。券门两侧到有金刚杵及各种兽类浮雕,正中刻有金翅鸟王;券洞内壁有四六天王浮雕及汉、藏、回、蒙、梵、西夏6种文字所到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券顶布满曼陀罗花及小佛像,雕刻极为细腻、精致。
居庸关附近自然景观十分壮美,早在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5年)“居庸叠翠”之名即已列入“燕山八景”。1982年,居庸关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价值,划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保护区,成为其中重要的景点。1992年昌平县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为保护文物,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昔日的雄姿。
“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居庸关长城不愧为“控扼南北之古今巨防”,雄伟的气势,尤令人心生赞叹。
上一篇:北京世界公园
下一篇:中央广播电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