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水冲积堆积形成的江尾三角洲上,有帚状河沟伸人海中,历史上就有“享渔沟之饶,据淤田之利”记载,三角洲东西两侧有水草丛生的浅湖湾,为鱼类繁衍生息的良好场所,历来水产丰富,当地称为“鱼土锅”。据《西洱海志》云:洱海“鱼族颇多,视他水所出较美,冬卿甲于诸郡。魏武帝四时食制曰:“滇池纫鱼,冬至极美”。洱海鱼类丰富,共有35种,其中土着鱼21种,以大理裂腹鱼(弓鱼)最为着名。弓鱼长约三五寸,身形瘦长,跃出水面,形状如弓,鳞细肉鲜,号称“鱼魁”,是云南三大名鱼(弓鱼、金线鱼、抗浪鱼)之一。可惜现在大多已变种且不多见了。
洱海海岸线长30公里,曾是北通东西两湖,南达大理、下关的船运码头,沿湖居民多以渔、航为生。历史上最高水位1976.098米(海防高程),最枯水位1973.28米。1969年起,随着西洱河水电的开发,规划最低水位1969米,实际降至1970.66米,降低3.34米。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生态失调问题:岸边再造,已建泵站悬空失效,鱼类资源骤减,井水干涸。
洱海西为沙泥质,与湖滨冲击地相连,坡地平缓,平畴绿野,村落密布,多沙洲港湾;东岸紧靠鸡足山,多为石质,由于海水长期侵蚀切割,形成崖壁、岛屿、礁石、岩洞;港湾。迂回曲折,富于变化,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之称。湖的南端建有洱海公园,海滨设有鲜鱼一条街,海中行航驳、轮船,辟有环湖jrs直播nba乐吧_雷速体育很卡_jrs游戏直播线。元郭松年在《大理行记》记载:“内则四洲三岛九曲之奇,浩荡汪洋,烟波无际,于以见江山之美,有足称者”。洱海美,美在水。每当风和日丽时,波平如镜,举目远眺,苍山积雪倒映其中,银苍玉洱,相映生辉,再加上若隐若现的银色海鸥,闪银耀金,格外迷人。如果荡一叶轻舟,进入湖心,就会领略到“百二河山云水外,三干世界镜中天”的境界。正如元人李京所赞:“槛外千峰插海波,英蓉双塔玉嵯峨。银山殿阁天中观,黑水帆樯镜里过。”
洱海山水,历来为人们椎崇。历代文人墨客盛赞苍山洱海的大量诗文,已成为大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四川人间丘均在《题洱海临水亭》中“回合峰隐云,联绵渚萦岛”,写尽苍洱连绵之妙;唐大理人杨奇昆《游东洱海》有“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青”之句;元人高昌雅的《点苍山》“水绕青山山绕城,由来人杰地应灵”写出了苍洱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颂词;明代杨慎,遍游名山大川,见多识广,然而一见苍洱,却“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山则苍龙垒翠,海则半月拖蓝,城郭奠山海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香气袭人,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觉,如久卧而起作,然后知吾向者之未尝见山水,而见自今始。”(《点苍山游记》),为大理苍山洱海之美景所慑服。
洱海风光,四时变幻,多姿多彩。清晨,薄 雾轻笼,湖面迷茫,烟波无际,待东方日出,揭开面纱,露出秀美的面容;旭日初升,朝阳四射,金波粼粼,渔舟扬帆。夕阳西下,余霞错绮,归舟泊岸,渔歌唱晚。月夜,水静风轻,月影波光,轻涛拍岸。“洱海夜月”,成为大理“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四大奇景之一。更有奇者是,由于上关风很大,将西洱河的水波吹回,本来是洱海从西洱河流出的,看上去却像西洱河流入洱海,非常有趣。
上一篇:昆明岩泉景区
下一篇:大理古城景区
¥3400元起
¥2350元起
¥4150元起
¥3080元起
¥4750元起
¥3280元起
¥3100元起
¥3280元起
¥4350元起
¥395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