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青国际旅行社!
关于中青旅24小时服务热线:0371-88881500

洛阳城区景点

河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 发布时间:10-13 浏览:
—— 洛阳城区景点——

   王城公园河南最大、全国唯一的遗址公园

 
  王城公园是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它始建于1955年,因其修建在东周王城遗址上而得名。公园占地面积约39.77公顷,这里集牡丹文化与历史文化、人文园林与自然园林为一体,堪称“城市氧吧”,形成了独特的“牡丹精品、周鼎雄踞、河图洛书、靓思飞瀑、凤阙迎毂”等王城景观。园内辟有牡丹观赏区、牡丹文化区、历史文化区、大型游乐区、动物园五大景区。
 
  专题  中国其他省市的着名牡丹园
 
  山东菏泽曹州牡丹园:自明清以来,菏泽牡丹规模大,品种多。千亩曹州牡丹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基地,出㈡基地和观赏基地。有百万株牡丹,800多个品种。
 
  陕西西安兴庆言牡丹园:兴庆宫沉香享是唐代京都时牡丹盛世的标志。如今重建的沉香亭旁有牡丹台、牡丹坡、牡丹园。
 
  湖北襄阳隆中牡丹:古隆中风景区的牡丹园有近千株牡丹花,多野生牡丹。这里有反季节牡丹花开奇观。
 
  安徽铜陵凤凰山牡丹:凤凰山种植药用牡丹始于东晋,这种牡丹洁白如玉,为名贵中药材,称为“凤丹系列”。
 
  甘肃临夏紫斑牡丹:临夏紫斑牡丹是我国特有的牡丹品种,红园的紫斑牡丹在全国独尊。
 
  江苏盐城枯枝牡丹:枯枝牡丹园卜6种珍品牡丹,以奇、特、怪、灵的枯棱牡丹最有名。
 
  河图洛书碑
 
  河图洛书是根据“河出图,洛出书”的传说,由雕塑家宫殿先生创作而成,河图少洛书碑四角竖立的龙、凤、熊、羊,是由中国古代民族的图腾演化而来的,寓意是炎黄子孙忠实地守护着华夏文明。
 
  乐台钟声
 
  韶乐台是王城公园西周文化区的主体建筑,是根据周代“筑其台榭,美其宫”的风格建造的。这里的室内陈设编钟,编磬等乐器,定时演奏韶乐。整个建筑具有浓厚秦汉风韵。
 
  周鼎雄居
 
  仿铜周鼎雄居在公园正门内高台上,高4.7米,长方斗形,口径长3.9米,宽3.08 米,四面的腹部和腿上都有云雷纹铺底,饕餮纹饰面,四角和每面正中共有12只扉梭。
 
  丹阁迎宾
 
  沉香楼(丹楼)是王城公园主要景观之一,为三层仿古建筑,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由42根立柱支撑,高2204米,是目前洛阳市最高、装饰最为华美的仿古建筑。
 
  国际牡丹园中原地区最大的晚花牡丹园及中外牡丹精品园
 
  牡丹园占地400多亩,拥有紫斑牡丹,稷山矮牡丹,卵叶牡丹,杨山牡丹,四川牡丹,狭叶牡丹,大花黄牡丹等,野生牡丹群和中原牡丹,西北牡丹,西南牡丹,江南牡丹等四大园艺牡丹种群。此外,园子里还有300多种芍药,是国内最大的芍药观赏园。
 
  洛阳博物馆中国地方性历史博物馆新
 
  洛阳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博物馆陈列大楼是一座琉璃瓦装嵌的民族形式建筑,展厅大楼展览面积35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洛阳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永恒的文明——洛阳文物精品陈列》,展览共分史前时期、夏商时期、两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宋时期五大部分,有各类文物精品1000余件(套)。主要展品有5万年前的大象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汉魏时期的彩绘陶器及百戏俑、隋唐时期的彩绘乐舞俑和釉色鲜艳、形态各异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铜爵、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北魏时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灯、三彩马有“国之瑰宝”的美称。
 
  博物馆的陈列以河洛文化为主体,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两周和两汉文物为主要内容,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5个陈列室。除了基本陈列外,该馆每年还举办书法和绘画等其他展览。
 
  周公庙洛阳为数不多的明清建筑群之一
 
  洛阳周公庙是纪念西周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古代洛阳的缔造者、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周公姬旦的祠庙,也叫元圣庙。现存一组古建筑:定鼎堂、礼乐堂(会忠祠)、三殿及东、西廊房,是洛阳市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明、清代的建筑群之一。
 
  周公曾经协助武王伐纣灭商,辅佐成王摄政,东征平定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与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营建了洛邑并制礼作乐,使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因为周公开创了千秋伟业。因此,被后世奉为天下第一圣人——“元圣”。
 
  潞泽会馆具有丰富民俗文化的博物馆
 
  潞泽会馆俗称东会馆。现存有舞楼及东西配房、钟鼓楼、大殿及东西配房、后楼及东西厢房等建筑,大多数是清代建筑遗存。另有石狮两对,古碑石数通等,四周有围墙。现在是洛阳民俗博物馆。
 
  关林AAAA全国三大关帝庙之一
 
  关林,也叫关帝冢,相传是埋葬三国蜀汉名将关羽首级的地方,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关林占地100多亩,殿宇廊庑150多间。现存碑刻70多方,石坊4座,大小石狮、铁狮110多尊,古柏800余棵,塑像10多躯,墓冢1座。主要景点有舞楼、碑廊、大门、仪门、石栏板甬道、月台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碑亭、墓冢等。
 
  关林大门
 
  关林大门是5开间3门道硬山式建筑,门前的1对白色大理石雄狮是洛阳现存明代石狮中最大者。仪门原来是明代关庙的大门,清扩建的时候改为仪门。
 
  舞楼
 
  舞楼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一座平面作凸字形的高台建筑,它的上面是以歇山和硬山相结合的设计,就像是重檐楼阁,堪称我国舞台建筑的典型。
 
  关林拜殿
 
  关林拜殿是5开间卷棚顶明代建筑,是举行祭礼时谒拜的场所。殿中间有乾隆、慈禧亲笔书写的匾联,西端竖立着高35米的关羽大刀。正门两侧木雕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13幅故事画。
 
  大殿
 
  大殿是关林最雄伟的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高约20米,总面积为760平方米。庑殿顶上被琉璃瓦所覆盖,五脊横立,六兽扬武,飞檐斗拱,朱柱盈围;四檐角饰以庞涓、韩信、罗成、周瑜四神将,悬挂着铁马金铃。殿里面有暖阁三间,透雕花龙。大殿的正门上,有木刻浮雕关公故事图,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水淹七军、三顾茅庐、单刀赴会、挑锦袍、斩颜良、诛文丑等共12幅,还有二龙戏珠、凤凰戏牡丹、龙戏凤等图案。
 
  白马寺AAAA 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美誉
 
  白马寺是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所官办寺院,是东汉最主要的译经场所,一直被佛门弟子尊为“释源”,也就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现有五重大殿和4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3座拱门。山门外,有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别立在左右两边,山门里面的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
 
  链接   白马寺之最
 
  1、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
 
  2、中国第一古塔——齐云塔在白马寺
 
  3、中国第一次西天取经一一永平求法
 
  4、最早来华传教的印度高僧一一摄摩腾、竺法兰禅居于白马寺
 
  5、最早传入中国的梵文佛经——贝叶经
 
  6、中国第一译经道场——清凉台在白马寺
 
  7、第一部汉文佛经——《佛说卯十一章经》译于白马寺
 
  8、第一部汉文佛律——《僧袒戒心》
 
  9、第一座传戒道场——白马寺
 
  10、第一个汉人出家和尚一一朱士行受戒于白马寺
 
  齐云塔
 
  齐云塔,又叫释迦舍利塔,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齐云塔初建的时候是木塔,后来被雷电燃起的火烧毁。现在保存下来的齐云塔,高35米,共13层,在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重修,所以又叫“金方塔”,距现在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齐云塔院座北面南,占地面积40余亩。自1989年以来,在市宗教局领导下,白马寺已故方丈海法法师积资百万,修建齐云塔,建有禅堂、教室、观堂、僧房等30余间及山门、碑廊,成为河南第一座比丘尼道场。现有尼众30余人在此修学佛法。
 
  天王殿
 
  天王殿是元代的建筑物,明、清两代对此进行了重修。是歇山顶式建筑,正脊中央装饰着圆形的“佛光”,“佛光”两旁雕龙塑莲,两端装饰着鸱尾,脊的正面是“风调雨顺”4个字,背面是“国泰民安”4个字。殿内两侧供奉着四大天王像,即“四大金刚”,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故名天王殿。四大天王造像以各自所持法器不同分别表示风、调、雨、顺,体躯魁梧、威风凛凛,是清代的泥塑作品。殿中间供奉的是一尊满面笑容、赤脚打坐、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袋的弥勒佛,又称“欢喜佛”。
 
  链接  弥勒佛
 
  据说,肚弥勒佛的形象原来并不是这样的,只是到了隋唐以后,也就是五代的时候,浙江奉化有一位名叫契此的僧人,经常身背一条布袋,四处行乞,随地卧寝,出语不定,形如疯癫,人们都管他叫“布袋和尚”。他所提的布袋是一个真的宝贝袋,里面有各种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圆寂时他留下了四句偈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知。”故此后世人皆以为勉即是弥勒佛的化身,并供奉在佛寺的第一层殿中,使人们看到这一乐恰哈的佛像唇,有一种解脱自在、法乐无比的感觉。
 
  大佛殿
 
  大佛殿是寺院的主殿,为明代建筑。大佛殿的殿顶有9个脊柱,正脊上有“佛光普照,法轮常转”8个大字,是明代所建。大佛殿供奉的主尊佛像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他“大慈大悲,大智大觉,法力广大”,所以,殿名叫“大佛殿”。释迦牟尼左旁站立的是摩诃迦叶尊者,乃释迦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释迦佛右边站立的是阿难尊者,也是十大弟子之一。释迦佛左右两侧的坐像分别是:文殊菩萨(手持经卷)、普贤菩萨(手拿如意)。二菩萨作为“智慧”与“德行”的化身,来服侍释迦牟尼佛。此三尊像又称“释迦三圣”,为明代泥塑作品。外边两侧站立的是散花天女。殿的中央供奉释迦牟尼和阿难、迦叶二弟子、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殿后有观世音菩萨像。
 
  清凉台
 
  清凉台东西长42.8米,南北宽32.4米,高约6.5米。清凉台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进行过重修。相传,这里曾经是汉明帝刘庄乘凉、读书的地方。永平年间,蔡惰等取经回来后,就把所取得的经典和佛像供奉在此台上,同来的印度=高僧也在此台上禅居和译经传教。第一本汉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便是在这里译出问世的。自东汉后,清凉台就是历代藏经的地方。
 
  更多洛阳城区景点
 
  中国国花园:总面积1548亩,自西向东共分为六个景区,西入口景区、牡丹文化区、牡丹历史文化区、堤面游赏区、东入口景区、生产管理区。园内现有牡丹1000多个品种40余万株。其中种植牡丹300余个品种20余万株,种植乔、灌木及各类植物100多个品种200余万株。
 
  神州牡丹园:占地600多亩,园内共分五大景区,盛唐建筑的牡丹文化区,展示的是牡丹千年发展的辉煌历程及“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历史渊源,高科技四季牡丹展示区,能让人观赏到四季盛开的牡丹,古典山水园林的牡丹休闲区,可以让人领略庞大的唐装表演,感受盛唐时代的繁荣;牡丹观赏区,让人感受到的是“花如海、人如潮”、“天下真花独牡丹”那壮丽的花王风采;商品牡丹综合区,供游人选购各种牡丹盆景和独一无二的牡丹工艺品。
 
  国色牡丹园:汇集了中原牡丹品种450多个,占地500余亩。园中的品种主要有黑牡丹、绿牡丹、复牡丹、色牡丹等九大系列,品种极为珍贵。这里每年都会举办牡丹花会。这里被称为“国家牡丹基因库”。
 
  牡丹公园:是以各种牡丹为主题的公园。山西面有人工湖,湖北面有儿童乐园。园内有牡丹万多株,200多个品种,姚黄、魏紫、洛阳红、火炼金丹、飞燕红妆、玉版白、二乔、状元红、豆绿、盛丹炉、蓝田玉、墨撒金、泼墨紫、茄蓝丹砂、夜光白、青龙卧墨池、娇容三变、首案红、赵粉、胡红、大棕紫、王红、丹炉焰、冰凌罩红石、洛神、似荷莲、朱砂垒、赤龙换彩、凌花晓翠、银粉金鳞、御袍黄、葛巾紫、酒醉杨妃、冠世墨玉、珊瑚台、贵妃插翠、宝石兰等传统名品,以姚黄、魏紫、豆绿、黑魁最有名。
 
  西苑公园:原名植物园,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初建是苗圃,1962年定名为植物园。后来因为它地处隋炀帝西苑遗址内,所以又改名西苑公园。全园占地面积13.3公顷,分为浏览区和生产管理区两大部分。该区观赏植物按照“门、纲、目、科、属”进化系统的分类,结合园林艺术及景观的需要进行配置,分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3个区。此区现已从国内外收集引种120个科、300多属的园林植物达八百多种。其中有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又有国外名贵花木及珍奇植物。
 
  上清宫:始建于唐代,开始叫老君庙。唐乾封元年(666年),因为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所以这里又叫玄元皇帝庙。后因避玄宗讳,改称为元皇帝庙,最后才改名为上清宫。修建后的庙宇,南北长500米,东西长300米,有戏楼、山门、一、二、三殿以及配殿厢房等。抗战时期被日寇飞机炸毁后,现在是一座青砖庙院,规模宏伟,殿堂巍峨,内有壮观的壁画。现存有山门、窑洞(翠云洞)和配房数间,翠云洞上有玉皇阁3间。
 
  古墓博物馆:是一组气势宏大,环境幽雅的仿汉代建筑群,占地4公顷,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古墓博物馆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有汉白玉雕成的仿汉门、序幕大殿和东西两侧殿。东侧殿设有原始社会、夏、商、周墓葬模型陈列室,历代葬具陈列室,丧葬仪式陈列室。地下建筑呈“回”字形,分两汉厅、魏晋厅、唐宋厅和精品厅,两汉厅、魏晋厅和唐宋厅陈列有关朝代的典型文物,精品厅陈列两汉典型艺术品和墓室壁画临摹画。
 
  汉魏故城:又叫汉魏洛阳故城遗址,是我国着名的古代都城遗址,国家保护文物。有城墙、太极殿、太学、灵台、永宁寺等遗址。汉魏故城原是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四代王朝的都城。在这之前,东周也曾经在这里建都。这里所有的建都时间加起来有5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古城之一。今存遗址东垣残长3895米,西垣残长4290米,北垣残长3700米,城里面的主要建筑有宫城、宫殿、衙署、花园等。主要遗址有城门、宫殿、衙署、苑园、佛寺、灵台、太西晋辟雍碑(碑首)学、辟雍、明堂、墓园等。
 
  洛阳周王天子驾六博物馆:是一座以原址保护展示的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为主体的专题博物馆。整个博物馆占地1700多平方米,分为两个展区,是以东周王城概况、近年来王陵考古的新发现及部分东周时期珍贵文物为主题的博物馆。

上一篇:洛阳栾川jrs直播nba乐吧_雷速体育很卡_jrs游戏直播区
下一篇:洛阳嵩县jrs直播nba乐吧_雷速体育很卡_jrs游戏直播区

最喜爱景点排行榜

轻装出游众口可调中青特权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