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纪念园AAAA中轴对称纪念性园林
焦裕禄纪念园(原焦裕禄烈士陵园)始建于1966年2月,2007年7月更名为焦裕禄纪念园。内有焦裕禄事迹陈列馆,主要介绍焦裕禄领导兰考人民根治三害的事迹。纪念园里面的主要纪念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等,是中轴对称纪念性园林。
链接 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焦裕禄(1922-1964),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崮山乡北崮山村人。1953年6月,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被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直到1962年。1962年焦裕禄从尉氏县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当时,正是我国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兰考的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很严重,农业产量很低,群众生活很苦。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虽然只在兰考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但他却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无尽的思念。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1966年2月,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随后,全国各种报刊先后刊登了数十篇文章通讯,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焦裕禄的热潮。焦裕禄成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他是新中国60多年历史上“最着名的县委书记”,将人民的好干部本色诠释得淋漓恩致。
纪念碑
纪念碑位于纪念园南部的中心,1993年5月建成。碑高19.64米(寓意纪念焦裕禄同志1964年逝世),碑正面镌刻毛主席手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访贫问苦”、“查三害”,背面为碑记。纪念碑在四周苍松翠的映衬下,显得洁净无暇。
墓碑
墓碑位于纪念碑北侧墓区最高处,由
大理石雕砌而成。碑高2.75米,正面镌刻着“焦裕禄烈士之墓”,墓盖由汉白玉外镶着。墓后的屏风墙纪念壁上,镶嵌着毛主席题词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墓区广场2100平方米,平整而又开阔。墓前的两侧树立了两座题词牌,分别刻有董必武、郭沫若撰写的长诗。整个墓区松柏参天,庄严肃穆。
纪念馆
纪念馆处于墓区的西侧,为现代化新式建筑,1994年4月建成,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馆正面三层大门正上方镶嵌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是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馆内分序厅、展览厅、贵宾室和放映厅等主要组成部分。序厅的正面立着焦裕禄半身铜像一尊,像后墙上镶嵌着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7个大字,金光闪闪。
兴国寺塔历史悠久的宋代佛塔
兴国寺塔是始建于宋代的一座佛塔。兴国寺塔修建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 年),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1963 年,古塔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檐楼阁式六角砖塔,地面以上高8 层,约30米。整个塔身外观看起来庄严淳厚,刚毅挺拔。古塔是砖塔,塔身内外均用青砖砌筑。塔体内外壁均镶嵌有砖雕佛龛。塔高8层近30米,塔身青灰色,呈六棱形,重檐楼阁,古朴俊雅,挺拔屹立。青砖砌筑。塔体内外壁均镶嵌有砖雕佛龛。
兴国寺塔塔身每层高度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平座的面阔也渐次收起,宝瓶式铜刹扣在顶部,整个塔身的外观庄严淳厚,刚毅挺拔。古塔塔每层均由平座、塔身和挑檐组成,其檐下及平座斗拱是由仿木构砖砌而成,斗拱用材的比例比较大,是宋代建筑艺术的完美体现。
兴国寺塔的另一个显着特色是塔体内外壁均镶嵌着砖雕佛龛。佛龛砖呈正方形,其质如石,龛凹圆形。龛内的浮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袒胸盘坐式的佛像,一种是一腿盘坐一腿屈膝式的菩萨像,其他还有站立的、盘坐的等各种形态。佛龛均使用圆刀刻法,线条流畅,刻工,精巧细腻,形象栩栩如生。现在所存的佛龛有410个,其中外壁有288个,内壁有122个。
链接 紫铜钟
紫铜钟,又名宋铜钟,原挂县城东关太平兴国寺内,与太平兴国寺塔同为该寺重要设施和组成部分(宋真宗咸平二年1999年)岁次已亥十一月二十八日铸。铜钟身高五尺五寸,围一丈一尺,厚二寸五分,八齿。形式浑厚,工艺精良。
更多开封郊县景点
吕蒙正墓:吕蒙正是北宋时期的名臣,其墓葬在尉氏县朱曲乡北二里小寨村内。冢高约20米,直径是66米。墓的周围有小寨,墙高三丈,这里春秋的风景还有“吕祠爽秋”的美誉,已经被列入洧州八景之一。在吕蒙正墓的南面约1里多的地方,还立着“吕蒙正养晦处”石碑。
康王城:即康墙,又名鸡城。该景点已经被河南省列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王城的年代是从东周到宋代,相传,北宋末期的康王赵构利用这个古城来抵抗金兵,所以取名叫做“康王城”。
张良墓:西汉初年着名的政治家张良之墓。它位于兰考县城西6千米的白云山上,相传那里是张良隐居的地方。那里周围松柏苍翠,绿草如茵,环境十分清幽。墓冢高10 米,周围长100米,保护区面积35000平方米。
开封近郊景点
朱仙镇中国四大商埠重镇之一
朱仙镇与广东的佛山、
江西的景德镇、
湖北的汉口同为我国的四大商埠重镇。相传战国为着名勇将朱亥故里,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该镇的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是我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
朱仙镇人文景观众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有中国三大岳庙之一朱仙镇岳飞庙,有中国木版年画鼻相——朱仙镇木版年画,有建筑风格堪称
东亚第一大清真寺的朱仙镇清真寺,有古开封城遗址等名胜古迹。
链接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历史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历史久远,起源于唐代,在宋代开始兴盛,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到明末清初时,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作坊达到300家,年产量高达数千万张。朱仙镇木版年画进入民国后,由于多种原因,开始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时几乎绝迹。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抢救工作是从1986年时开始的,并成立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社。
专题 佛山木版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是我国华南地区着名的民间年画,因在广东佛山生产而得名。始创明代,鼎盛于清代至抗战前,距今已有50多年历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杨柳青年鸢为中国着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窗、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具有400多年历史。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8瞅劣脏成为民间艺术流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桃花坞木版年尔以木版雕刻,用一版一色传统水印法印刷,构图丰满,色彩明快,富有装饰性。
杨家埠木版年癣,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杨家埠木版年密,历史悠久,始于明朝末年,繁荣于清代,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数百年来,杨家埠木版年溜按照农民的思想要求、风俗信仰、审美观点、生活需要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自己古朴雅拙、简明鲜艳的风格。
绵竹绿画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北宋,到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岳飞庙
朱仙镇岳飞庙是中国三大岳王庙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6年)。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背负着她母亲在其背上刺了“尽忠报国”四个字,毅然投身于抗金的战争中,岳飞智勇双全,屡建奇功,很快由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抗金主将。南宋
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挥师北代,在郾城大败金兵,并取得了着名的朱仙镇大捷。正当岳飞即将收复东京(今开封)时,主张卖国的皇帝和秦桧等却在一日内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其收兵,岳飞扼腕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后来他被赵构、秦桧等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现岳飞庙前有秦桧以及他的团伙跪地谢罪雕塑。
清真寺
朱仙镇清真寺初建于北宋太宗年间,在明嘉靖十年(1531年)扩展,重修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距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寺院占地9000余平方米,在全国很大清真寺中,其建筑风格和装饰都是罕见的,据说,岳飞大战金兵时候的元帅府就设在寺内。当时岳飞在寺里乘凉的槐树,被群众称为“相思槐”的国槐树在寺里保存着,寺里面尚且保留着一座明嘉靖十年的阿拉伯文碑,记载着当时朱仙镇穆斯林朝拜真主的盛况,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阿文碑。
木版年画博物馆
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占地8000 平方米,建筑样式为具有北方特色的明清四合院式建筑。该年画博物馆是国内目前投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年画博物馆。该馆不仅全面展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生产、制作工艺,还将展出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
河北武强等地的精品木版年画。、
禹王台公园开封历史最久的游览胜地位
禹王台公园位于七朝古都东京城、开封市东南角上,占地面积为400余亩,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园林。园内原有一土台,风景幽雅,绿树成阴。相传春秋时,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故后人称此台为“吹台”。禹王台是古代梁园遗址,省重点保护文物。园内还有御书楼、三贤祠、禹王殿、水德祠、牡丹园、石榴园等景点。
链接 千金买壁的故事
禹王台大殿东侧院的三贤褐里有以组“千金买壁。的塑像。关于这组雕像还有一个传说。关于这组雕像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李白、杜甫、高逾在古吹台上饮酒赋诗走后不久,一位端庄俊秀的姑娘宗小姐来到古吹台,看到李白写在白墙上《粱园吟》那首诗后,被龙飞凤舞的书法深深吸引。此时,有个和尚见墙上有一团黑麻麻的东西想要擦掉,姑娘为了保住墙壁上《粱园吟》,就绘了和尚一千两银子买下了那堵墙。此时李白的妻子已经去世,当他听到这个“干金买壁”的消息,对宗小姐爱慕不已,于是杜甫和高适为他做媒,宗小姐与李白便喜结良缘,从此,李白就开始了他的“一朝去宗国,十载客粱园”的生活。
繁塔开封市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
繁塔是开封市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仿木结构的砖塔,每块砖上都有雕像。三层大塔上有个6层小塔,通高36米。繁塔是用不同的加釉灰色方砖砌成。每砖有一尺见方,一砖一像,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十二臂观音、十六罗汉等,个个形象鲜明、相貌迥异。在塔内各层的墙壁和登道上,还镶嵌着琳琅满目的宋代石刻题记。宋代书法家赵安仁的精湛楷书是最引人注目的。
北宋东京城遗址再现北宋东京城的风貌
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定都为开封,改名东京,由于历代兵火水患,现已全部淤没于地下,是国家保护文物。城址包括外城、内城和皇城,规模宏大,现遗址清晰可见。金明池为城内皇家园林,现遗址已被开发。
外城又叫做新城、罗城,是东京军事防御的第一道屏障。外城是在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所修筑的东京城的基础上增筑而来的。
内城又叫做里城、旧城,是在唐汴州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来的,而汴州城是在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由当时驻守在开封的汴宋节度使李勉所修筑的,有城门7座。
皇城又叫做皇宫、宫城、大内和禁中等,是北宋时期皇帝的议事殿阁和寝宫所在地。经过考古勘探发掘,现已摸清了宋皇城的大致范围和形制,其大致位于今开封龙亭大殿前的潘阳湖一带。
专题 北宋京城的特点
外城的平面近方形,南北长7.5千米,东西长7千米,有13座城门和7座水门。城外有着名的“护龙河”的壕沟,宽30多米。
内城又名“里城”,里城内有宫城,又名“皇城”。根据史书记载,皇城周长五里,建有楼台殿阁,建筑雕粱画栋,飞檐高架,曲尺朵楼,朱栏彩槛,蔚为壮观,气势非凡。城门都是金钉朱漆,壁垣砖石间镌铁龙凤飞云装饰。皇城大致可以分为3个区,南区有枢密院、中书省、宰相议事都堂和颁布诏令、历甚的明堂,西有尚书省,内置房舍3000余间,中区是皇帝上朝理政之所,重要的建筑有大庆殿、垂拱殿、崇政殿、皇仪殿、龙图阁、天章阁、集英殿等,北区为后宫。
经过考古勘探发现,宫城内前半部的中轴线上有大型的夯土台基,台基正对内城和外城的南门,呈纵贯南北的中轴线。这种由外城、内城、宫城三灵城构成的都城布局为元明清都城所仿效,对后世的城市建筑影响很大。
更多开封近郊景点
开封黄河柳园口水利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北郊,总面积是630亩,以情系黄河为主题,设置了摇篮景区、秋实景区、黄河颂景区、密林景区和水上乐园景区。黄河柳园口通过造景来体现出炎黄子孙对黄河的依恋之情和美好愿望,以柳园口现有的环境地貌为基础,以雕塑、展览馆、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碑、镇河铁犀为主线,充分反映黄河文化和治河文化的内涵,借助园林艺术和人造景观、绿色魅力和黄河险工,把自然风光、娱乐景观和黄河风土人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万岁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古城开封北门外西部,南含古城墙,北临东京大道,占地600多亩。区景点主要有谷风松涛、秋林爱晚、疏林草地、松林石径、梅林花蹊、小溪秋色、桃鸟竹径、百花闹春、竹影寻幽、古城墙榄胜等。
上一篇:
开封古城下一篇:
龙门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