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指数:★★★荐等级:★★★
福德祠(Fuk Tak Chi Museum)是新加坡第一座中国祠堂,建于1820一1 824年。主要供奉的是大伯公,传说他能够保护人们免受疾病和危险的侵袭。福德祠最初是木质结构,后来因为捐款的人比较多,在'1 825年改为了砖石结构。1 869 年,福建社团全面整修福德祠。大门都是按照中国传统的祠堂风格修建的,象征着权力和威严。除了宗教方面的职能,它还是客家和粤语社团聚会的总部。
新加坡福德祠
亲历者体验FOLLOW ME
新加坡福德祠在1982年被政府征用,董事会2005年向政府华社联络组提出把福德祠保留为国家古迹的建议。该祠的保留,有很重要的意义,与新加坡开埠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福德祠建于1844年,建筑风格与槟城的海珠福德祠雷同,提供了新力缘起线索。帆船时代的文明见证,这是一脉相连的“望海”系列建筑群,朴实的建筑艺术、景观设计及特殊位置非常典范。
了解点历史典故
大伯公是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地人民比较熟悉的神话人物。奉祀大伯公的庙宇是“福德祠”。据说,“大伯公”3字是马来话和客家话的缀语。“伯公”是客家话,土地公的意思。最初马来人称“伯公”为Datoh Pekong, 后来缩做To Pekong,华人发音不准,就成了大伯公,我们看到的大伯公画像或塑像,是一位大伯公是槟城私会党开山祖张理。有人说,大伯公是舶主都纲;还有的说,大伯公是坤甸的罗芳伯,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根本原因或许是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物。
¥3799元起
¥10590元起
¥7090元起
¥4899元起
¥5580元起
¥4680元起
¥5490元起
¥4290元起
¥7899元起
¥498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