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历史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炎帝与黄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都是起源于黄河流域的部落领袖。从有文字记载的夏朝开始,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古代中国为世界贡献了诸多发明创造,而且在天文、数学、医药、机械、冶金、陶瓷、纺织、建筑等众多方面,取得了独具特色的先进成果。在中国,封建制度于20世纪初退出历史舞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百余年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最终获得了独立和解放。
腾飞的巨龙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约1.8万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是亚洲面积最大、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海滨、河流、湖泊、山峰、森林、峡谷、瀑布、岩洞、草原……它们巧妙组合,构成了变化万千、蔚为壮观的无数美景。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人口最多。在这个大家庭里,各民族团结、平等、和睦。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大地一片繁荣景象,国家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如今的中国,就像一条巨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北京
国旗
中国国旗为五星红旗,国旗上的红色象征革命,在国旗左上方是一颗黄色大五角星,周围有四颗黄色小五角星,四颗小星各有一个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
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贯穿一年四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此时,各家都贴春联,挂年画,张灯结彩,吃饺子…,然后相互拜年,走亲戚,逛庙会等。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人们通常吃“元宵,,举办灯会,猜灯谜,耍龙灯等。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为去世的亲人祭扫坟墓,寄托怀念之博。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民间,人们把中秋节视为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叫它“团圆节”。这些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方的狂欢节
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火把节是最具魅力的节日之一。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共有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啥”或“都沙”,意思是送火,是整个火把节的尾声,场面十分壮观。
¥2880元起
¥1900元起
¥5900元起
¥295元起
¥138元起
¥9499元起
¥4380元起
¥1480元起
¥1760元起
¥215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