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钟铸造于明永乐十八年,钟通高7.02米,最大直径3.40米,重约63吨,为目前我国发现最重的铜钟。
北京钟楼楼身为正方形平面,重檐歇山顶,无梁式砖石建筑。屋顶为黑琉璃瓦绿剪边,正脊两端安背兽,两层屋檐的戗脊上均安狮子为首的五跑小兽。上层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层檐下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拱。
钟楼旧址为元代万宁寺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后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筑于高大的砖石城台上,灰筒瓦绿剪边歇山顶,四面开券门,高约33米,全部砖石结构,精致坚固。楼内原悬有永乐年间(1403-1424年)铸的大铁钟,后改悬有永乐年题款厚约27厘米的铜钟。铁钟今存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爬着高高的阶梯,让我有种时光的错觉,几百年的时间有如白驹过隙,而今它还是静静的守候在这里,经历了风雨,共享了虹霓,不变的是依旧坚挺的身躯。这里地方不大,荒草丛生,楼梯很陡。大钟内包容着铸钟女子的一缕魂魄,为之一叹。在栏杆俯视中轴路,很有古都北京的感觉,远处是新建筑,古老而现代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