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按照惯例,国家发改委将公布全国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专家预期涨声一片。此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大中城市10月份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31种产品中,近80%价格上涨。
确实,继“蒜你狠”“姜你军”后,“苹什么”“糖高宗”“棉里针”等接踵而来。
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价格为何居高不下?到底是哪个环节推高了物价?物价监管又在哪些环节存在不足?对此,早报今起特别推出系列报道——物价大检查,将通过对沪港商品价格的对比,蔬菜、水果、豆制品、食用油、棉花、糖六类商品涨价源头调查等,剖析涨价形成的链条,并进一步分析物价上涨背后的原因和趋势。
大陆物价持续上涨,港人到深圳采购日用品的现象在持续多年后出现逆转,精明的深圳市民开始到
香港“打酱油”。
作为全国消费水平居高的
上海,其物价水平和
香港对比,有着怎样的转变?近日,早报与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展开了一项相关调查。
此次对比,调研小组选取了
上海的家乐福超市和
香港的百佳超市两家中档大型超市,对比的样本包括两地居民都经常用到的同品牌同规格产品以及品质相当的食品,护肤品及奢侈品不在此次调查范围。
由于部分商品在各家超市内售价不尽相同,价格比较难免不够周全。不过,通过此次比价,仍可看出两地的价格差异,其中为最明显的是洗护用品的价格。
上海家乐福超市内,飘柔人参滋养洗发露1升装的售价为75元,
香港百佳超市为59.9港元,按照昨日0.8587的汇率计算,折合51.4元,仅此一项,
上海就要贵出31.5%。
不仅仅是飘柔,沙宣、潘婷的价格
上海也都比
香港高出25%~30%。多芬沐浴乳的价格,
上海比
香港贵16.74%。在
香港百佳超市,记者巧遇
上海姑娘宋小姐,昨天是她在
香港度假的最后一天,她告诉记者,超市是她回沪前的最后一站,“同行的朋友做的攻略,这边的多芬要比内地的好,沙宣洗发水一瓶也便宜差不多20元,我们买了它旗下5个不同的产品共10个,再买些小饼干等好保存的食品,算下来可以省掉差不多400多元,东西又好又放心。”
调查中,港产的李锦记、太古砂糖以及养乐多饮料等,价格普遍低于
上海。
值得注意的是,
上海今年苹果价格涨了近三成,鸡蛋价格也一度冲到历史最高,而
香港这一年农产品的物价波动不大,目前,苹果、鸡蛋的价格
上海均已高过
香港。
不过,食用油上,虽然个别品种比如狮球麦花生油2升装,
上海高于
香港,但在
香港东九龙百佳超市内,原价193.9港元的刀麦花生油正在促销,4升装目前售价125.9港元,折合人民币108.5元;4升装狮球麦花生油原价170.9港元,现价125.9港元。尽管打了六折左右,但相比内地大部分食用油60元/5升装的价格要贵一倍左右。
综上,生活必需品如洗发水、沐浴露、洁厕液等,在
香港买划算。生鲜农产品价格
上海阶段性高过
香港,但总体上,除港产食品,
香港在食品价格上无明显优势。
内地消费品价格飞涨 深圳人赴港大买日用品
●"淘港族"
不是圣诞节,也未到打折季,近一个月来深圳人赴港购物的热情却空前高涨;在8、9月份的时候,赴港购物大多是热衷买高端货品,而如今深圳却有许多人专程去
香港打酱油———大买食品、日用品。记者昨天在罗湖口岸看到,一位女士从
香港过境返回深圳时,推车上放了五箱益力多、三箱“雪梨”牌的润肤露……
记者昨天在深圳各口岸随机采访的30个人中,就有13位旅客是赴港购物的。深圳沙头角边检站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两周来,沙头角口岸非周末时间出境的深圳居民人数上涨了16.7%,周六日更是上涨了27.8%,其中不少是专程赴港采购食品、日用品。
羊城晚报记者观察到,在8月、9月份的时候,很多深圳市民赴港都还是热衷去买一些高端货品,而本月4日在福田口岸从深圳过境到
香港的旅客队伍里,记者看到很多旅客都提着行李箱,一副赴港“扫货”的架势。罗湖口岸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市民都带回了诸如洗洁净、沐浴液、洗发水、酱油、调味酱、味精、面巾纸等生活必需品。
过港扫一次货,省了300元
4日上午,在沙头角口岸,梁女士刚从
香港采购回来,拉着的小手推车中装满了卷纸、桶装玉米油、零食、洗发水、沐浴液、各色调味料、白糖、盐等生活必需品
梁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商品
香港和深圳的差价较大,普遍在20%—30%左右,像洗发水、沐浴液这些差价更达到50%。“我给我老公买了一款阿迪达斯的男士洗面奶,深圳卖75元人民币,但在
香港只要33元港币。现在我们小区里有很多家庭主妇都约着去
香港买日用品了,快的半个月左右去一次,我大概一个月去一次,除掉车费,每次购物都能比在深圳便宜300元左右,还是很划算的。”
在深圳一家幼儿园工作当教师的张女士则每两周就会去
香港买东西,她说像洗发水、润肤露这样的家庭用品,在深圳买完全不如在
香港买的划算,
香港万宁的大支装沙宣洗发露68元,在深圳少说也要100元以上。她都是去
香港上水买,来回车票不过48元港币,买的东西早就抵过了车票价了。
记者了解到,深圳家庭主妇赴港采购的人群正在日益增多。沙头角边检站的民警告诉记者,原来很多深圳人到
香港都会购买奢侈品、高档化妆品、电器等,而且大都集中在年尾或是换季打折的时间,但现在他们过境更加频繁,购买的东西也越来越生活化。
人民币买港货,都像打八折
目前还在读书的麦小姐,4日从
香港尖沙咀大包小包买回来了很多心水的化妆品,她说本来想等到圣诞节
香港有打折活动的时候再买的,但觉得现在人民币的汇率和打折没差多少,加上自己一直都有商品积分,觉得比较划算。她跟记者算了个账:“现在1000元人民币可以当1162.5港币来花,省了不少钱,加上一贯的积分优惠感觉很赚。”麦小姐还告诉记者,她还帮妈妈背回来一些酱油,像一瓶500毫升李锦记生抽酱油
香港售价5.95元(按汇率转换),而深圳超市价格是6.6元,虽然差价几毛钱,但是积少成多,能省就省了。
记者4日在罗湖口岸看到旅客从
香港过境返回深圳时,一位女士推着推车买了五箱益力多、三箱“雪梨牌”的润肤露,格外引人注意。她告诉记者,现在物价上涨,过日子都要好好规划,现在人民币升值,到
香港买什么都像是打八折。她说,这些东西很多都是帮自己的亲朋好友还有邻居购买,一般的润肤露在深圳都要30多元,但是这个牌子润肤露在
香港只要21港元,换成人民币18元,平了差不多一倍的价格。
“一年多签”政策,过境很方便在福田口岸从深圳过境到
香港的旅客队伍里,提着行李箱准备过境“扫货”国企职工李小姐对记者说,现在“一年多签”的政策让深港往返特别方便。她说有人觉得
香港的交通费会比深圳贵,但现在人民币升值后,多出的那个汇率差价就可以用来填补交通费,感觉并不吃亏。李小姐还说,以前罗湖口岸和皇岗口岸特别多人,后来增设了福田口岸后缓解了好多人流压力,现在又有了深圳湾口岸,感觉越来越方便了。
个体经营户陈小姐说,现在
香港的水果都比深圳便宜了,她就准备去买酥梨回来,买五个也就六港元左右,十分划算,“现在一年多签,在网上还有专门申请的渠道,十分便捷,而且口岸过境速度都比原来快多了,刷一刷八达通,乘车也特别方便”。
风水轮流转?
农产品与日常消费品不断在涨价,知悭识俭的市民中,开始出现“海囤”,深圳等地的一些师奶,甚至移步
香港买盐、买酱油、洗面奶等生活必需品。上世纪60年代“逃港”为了生存,今天“淘港”为了生计。
深圳人之所以到
香港购物,有部分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在港消费以人民币结算很抵;部分原因则是由于内地消费品价格飞涨,钱变得不值钱了。物价飞涨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已日渐明显。
什么“逗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一波一波,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
以前是
香港人到深圳买菜、买房、上馆子,现在不少在深圳生活的
香港人开始“撤出”深圳。深港两地,可谓是“风水轮流转”了?(来源:腾迅)
上一篇:
2010年中国国际游客增长40%下一篇:
中国休闲城市评价成果公布 十城市获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