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园灯光总设计师郝洛西教授详解世博园夜景灯光之美。
嘉宾简介:郝洛西,上海世博会园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负责人,世博园灯光总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教授。
世博轴夜景图色彩斑斓,美轮美奂(效果图)
1878年,巴黎世博会埃菲尔铁塔上的探照灯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夜景照明规划很好的传递日本传统的光文化。图为爱知世界博览会中心展区夜景。
1873年在多瑙河畔的那次维也纳世博会,电动机的发明让人类迎来了电气化时代。1878年巴黎世博会,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泡被安装在刚刚落成的埃菲尔铁塔上,将整个世博会园区照得晶莹透亮。
世博园灯光总设计师郝洛西教授详解世博园夜景灯光之美。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各场馆灯光极富特色,其中不乏有构思巧妙的创意,更有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用技术的手段实现艺术的效果。
荷兰馆的“欢乐街(Happy Street)”概念,通过明亮闪烁的视觉效果来表达荷兰馆在夜间“张灯结彩”的欢乐气氛。而法国馆利用灯光营造出建筑漂浮在水面之感,模拟的“蜡烛光”,表达了“感性城市”的浪漫情调。诸如此类的灯光表达与场馆主题演绎还有波兰馆民间剪纸艺术的光影表达、世界气象馆的灯光与喷雾的结合、中国馆红色外墙的夜景灯光强化、丹麦馆的童话般灯光等等。
荷兰馆的“欢乐街(Happy Street)”概念,通过明亮闪烁的视觉效果来表达荷兰馆在夜间“张灯结彩”的欢乐气氛。LED点光源直接装饰在建筑的表面。
法国馆利用灯光营造出建筑漂浮在水面之感,模拟的“蜡烛光”,表达了“感性城市”的浪漫情调。
波兰馆民间剪纸艺术的光影表达
丹麦馆夜景
世博园灯光总设计师郝洛西教授详解世博园夜景灯光之美。
半导体(LED)照明给创新设计带来更大的空间,是最受设计师推崇和最具艺术表现力的方向。
如被称为“种子圣殿”的英国馆,在每根触须中都安装有一个细小的LED光源,所有的发光触须在风中轻微摇动,营造出璀璨迷人的光影盛宴。世博中心的外立面竖向构件,暗藏LED光源,配合媒体视频的播放实现了动态变幻。爱尔兰馆的外装饰材料采用阳光板,阳光板的一端安装有体积很小的线性LED灯具,通过控制LED颜色的组合和变化,实现了爱尔兰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世博轴中大量采用了LED照明技术,达到了较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另外,中国馆、主题馆、世博文化中心、和诸多外国馆也都采用了半导体照明技术。
汉密尔顿在英国馆前
爱尔兰馆的外装饰材料采用阳光板
中国馆红色外墙的夜景灯光强化
世博园灯光总设计师郝洛西教授详解世博园夜景灯光之美。
新材料的应用也成为建筑设计中的创意元素。
如意大利馆外墙采用的透光混凝土,芬兰馆是由高分子复合板构成的冰壶,国际信息发展网馆的“液体玻璃”全玻璃外墙。另外还有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3馆采用的阳光板、世界气象馆采用的白色PVC膜与喷雾的结合、中国航天馆采用双层PVC膜、挪威馆采用帐膜材料、太空家园馆采用的通透性织物幕墙、石油馆浅蓝色的PC管道以及上海企业联合馆利用废旧光盘制成的发光透明塑料管等等。
意大利馆外墙采用的是透光混凝土(效果图)
芬兰馆利用废纸和塑料特殊加工的高分子复合板构成的冰壶
世界气象馆夜景
上海企业联合馆利用废旧光盘制成的发光透明塑料管
世博园灯光总设计师郝洛西教授详解世博园夜景灯光之美。
自然光利用是最环保的技术手段,在建筑中引入自然光,不仅为建筑增添自然情趣,还能节约人工照明的电耗。如“飞碟”造型的世博文化中心,上下面都开设有尺寸不一的圆形采光孔,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公共空间;主题馆屋面上安装有世界最大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板。
国家电网馆的六面体LED模块全屏幕空间
德国馆的由40万颗LED构成带有磁力感应的“金属球”互动装置
石油馆夜景
主题馆屋面上安装有世界最大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板,采用了透光型太阳能光电板,既能发电,又能透过光线为建筑内部提供自然光。
世博文化中心的照明设计概念注入新理念
¥1580元起
¥498元起
¥12900元起
¥2880元起
¥185元起
¥1710元起
¥3080元起
¥3680元起
¥1630元起
¥399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