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河南在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七朝古都都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帝王的人生浮沉,其中着名的帝王陵有纣王墓、东汉陵、魏高陵、魏首阳陵、西晋三陵、后周皇陵、潞王陵、北宋皇陵、袁林等。
仓颉陵遗址
特色清净素雅,风景宜人。
纣王墓为远古时代的坟墓遗址,墓冢高大,上面荆榛丛生,墓北边还有两个小冢,一日娘娘冢,一日妲己冢。纣王墓呈长方形,为土冢,长50米,宽15米,高7米。墓前原来立着一通巨碑,上篆书“殷纣辛之墓”。墓葬的具体位置位于鹤壁市淇县西岗乡河口村淇河大堤内。
东汉陵
特色开创了在神道两侧建置石雕生的先例。
东汉王朝共建有12座帝陵,其中有11座位于洛阳附近。洛阳汉魏城西北的邙山地区有5陵,故城东南洛河南岸的万安山北麓有6陵。洛南六陵分别为明帝显节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和恒帝宣陵。洛南六陵地势高亢开阔,墓冢密集,而且是大小冢结合,要件齐全。
魏高陵
特色带有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
魏高陵是东汉末年魏王曹操的陵墓,原本陵墓所在位置一直是谜团,直到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宣布,曹操高陵得到考古确认,其地址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一带,2010年1月29日,中国国家文物局认定河南安阳东汉大墓墓主为曹操。
该墓坐西朝东,平面呈“甲”字形。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大墓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为一座带有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墓葬墓道斜坡长39.5米,宽9.8米,主要由前后室、四个侧室以及墓道构成。墓圹平面上呈现出梯形,东西长18米,东宽22米,西宽19.5米。但有另一说在今
河北临漳县西原上。
魏首阳陵
特色构造极为简单。
魏首阳陵为魏朝开国皇帝曹丕之墓,陵构造极为简单,依山为体,不封不树,也不建陵寝、园地、神道等,地表没有任何痕迹。陵中建筑毫不侈华,随葬品以瓦器为主,以防后人掘盗。
西晋三陵
特色多不封不树。
西晋王朝共历53年,4帝之中除了怀、愍二帝为刘聪所杀死于平阳外,武帝和惠帝都崩于洛阳,葬于首阳山附近。西晋三陵主要指文帝崇阳陵、武帝峻阳陵、惠帝太阳陵。西晋时受曹魏影响,盛行俭葬,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多崇尚此风。因而西晋帝陵多不封不树,另之年代久远,沧桑巨变,只留下陵号,具体位置渐已湮没。
后周皇陵
特色五代十国时期保存至今比较完好的皇家陵群。
后周皇陵是五代后周皇帝的帝陵,位于新郑市区北18千米郭店镇郭店村附近。陵域葬有:周太祖郭威的嵩陵、周世宗柴荣的庆陵、周恭帝柴宗训的顺陵和周世宗皇后符氏的懿陵四座陵墓。是五代十国时期保存至今比较完好的皇家陵群,它以崇尚节俭、体恤百姓而享誉后世。它的规模最小,与历代帝陵相比而独具特点。其中嵩陵和庆陵保存最为完好,墓冢犹存。
潞王陵
特色我国目前保存最好的明代藩王陵墓。
潞王陵坐落于河南新乡市
凤凰山下,我国目前保存最好、占地面积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陵墓由神道、潞王墓和次妃赵氏墓组成,总面积达400余亩。陵墓的主要建筑布局与
北京明皇陵基本相同,以宏伟的规模、精美的石刻着称。
袁林
特色仿明清帝陵建筑形制。
袁林,也称袁公林,位于安阳洹水北岸之太平庄: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袁世凯的墓地所在。1916-1918年由民国政府筹资兴建,占地近139亩。袁林建筑群仿明清帝陵建筑形制而规模略小,袁氏墓冢则仿
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濒河庐墓的形制修成,为内包水泥,外砌石墙的独特欧式风貌。照壁、牌楼、碑亭、东西配殿、景仁堂、墓台等建筑,以神道为中轴,分布其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既承袭我国传统建筑规制,又吸取西洋建筑风貌,形成了中聂合璧、风格迥异的陵园建筑特色。
北宋七帝八陵
特色规模庞大、气势雄伟。
北宋皇陵位于巩义市孝义镇西村、芝田镇、回郭镇一带,嵩山北麓伊洛河南岸的丘岭上,陵区南北长约15千米,东西宽约10千米。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外,均葬于此,统称“七帝八陵”。还有陪葬皇后陵、亲王墓、帝系太子、公主和大臣墓共200多座,形成了庞大的陵墓群。
上一篇:
河南的历史文化名人下一篇:
河南的红色jrs直播nba乐吧_雷速体育很卡_jrs游戏直播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