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道教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着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山东麓有距今约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芒城遗址,在中国同时期古城址中实为罕见。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对揭示古蜀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早在公元前二世纪,秦王朝即将青城山列为国家祭祀的十八处山、川圣地之一。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公元143年(汉安二年),道教创始人张陵来青城山赤城崖舍,用先秦“黄老之学”创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张陵“羽化”山中,青城山便以道教发源地和天师道祖山、祖庭名标史册。
汉晋之际,道教逐步兴旺,范长生移居青城山,助李雄建立成汉政权,蜀中一时安定繁荣,天师道成为成汉政权和蜀民的精神支柱。
公元618-907年间,唐王朝祟奉道教,中国道教进入一个繁盛时期,青城山尤其兴旺。
唐僖宗封青城山为希夷公,亲草祭文,命青城山修灵宝道场周天大醮,设醮位2400个(道士设坛做法事)。至此,中国道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山中道观达40多处,先后演变成7个教派。
9世纪晚期,道教学者杜光庭对各派道法进行深入研究,圆融各派,成为一代宗师。他居青城山近30年,着述约30部250多卷,是道教理论集大成者,影响遍及中国道教名山和东南亚各国,成为“道门领袖”之一。
五代时,道教音乐进入宫廷。现在,青城山仍是弘扬中国道教文化的主要场所。
青城山除了是道教名山,文人墨客们在此留下的珍贵“墨宝”,也为这座名山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景观。特别是为数众多的楹联,不但赞美了青城山的美丽,还颂扬了道教思想、道教经典,表达出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对国家兴衰、民生荣辱的关注。
¥1680元起
¥2680元起
¥1400元起
¥1380元起
¥2180元起
¥1580元起
¥3080元起
¥2880元起
¥1680元起
¥368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