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
烟台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1868年,烟台海关即设邮务办事处,兼办邮递外使文件,这是中国近代邮政的萌芽;1879年,清政府议决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五处试办邮政,这就是中国近代邮政之先声了。
这件事与盛宣怀有关。因为中国近代邮政是随洋务运动而产生的,而盛宣怀是洋务运动的最重要的干将,他作为李鸿章的“左膀右臂”在此前两年曾为谈判《烟台条约》到过烟台。十年后又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兼东海关(芝罘)监督长驻烟台,六年后才离任。
烟台之名源于芝罘
烟台古称芝罘。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一二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夏商以来,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对这里的统治。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三次登临芝罘岛;汉武帝也曾驾临芝罘行登基大典。631年,日本第一个遣唐史也是从芝罘岛登陆。
目前许多国家的航海图上仍以“芝罘”之名代表烟台。烟台建城已有600多年历史, 1398年(明洪武31年),为防海寇侵扰,在芝罘筑狼烟墩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1858年(清咸丰8年),中法天津条约开登州为通商口岸,3年后改为烟台,迄今为止,烟台开埠已有150年的历史。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
烟台市的航海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市区的芝罘湾是一个天然良港。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已是中国北洋航线上的重要停泊点。10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烟台辖区登州(今蓬莱市)是全国着名海口,同广州、交州、扬州并称为四大通商口岸,是北方通向海外的主要口岸。
日本13次派出遣唐使入唐求法,探求发展之路,首次就是在芝罘登岸的。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79年)派遣使者赴朝鲜,也是由芝罘启碇的。
中国的丝绸、冶铁、造纸等技术由烟台传入朝鲜、日本等地,烟台由此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登州古港是中国古代北方最繁华的港口之一,其中的蓬莱水城,又称备倭城,始建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军港。(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在唐朝中期开辟。)
崇拜太阳的先民
在长岛县出土的文物表明,这里是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和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距今4000多年—2500多年的夏商周时期,烟台沿海是东夷人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在长岛出土的一块陶片上,刻有七八个太阳,反反复复描绘太阳放出的光芒,说明东夷人是非常崇拜太阳的先民。
秦始皇三次东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三次东巡,均在烟台留下足迹。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在公元前219年。40岁的秦始皇沿渤海湾东行,巡视东部海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在路上,他遇到了齐人徐福。徐福向他进献长生不老之道。秦始皇信以为真,遂派遣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乘大船入海求仙药。次年秦始皇第二次东巡。登上芝罘岛,刻石勒碑,颂扬自己的文治武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近50岁,长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第三次东巡找到徐福。徐福见秦始皇震怒,便谎称海中有大鱼挡路,不能到达仙山。秦始皇求药心切,竟亲设连弩,射杀大鱼。徐福开始扬帆出海,到了东瀛,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一页。秦始皇求长生不老,最终未遂其愿,却在芝罘岛留下了“始皇道”、“两观刻石”等遗迹。秦始皇奉祀“八主”之一的遗址“阳主庙”,就建在芝罘岛阳坡上。现在烟台市开发区就有为纪念秦始皇的秦始皇东巡宫。
¥800元起
¥1550元起
¥1380元起
¥1450元起
¥1880元起
¥1080元起
¥1680元起
¥1680元起
¥900元起
¥880元起